当今的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办事要懂“潜规则”。何为“潜规则”,自然是送钱送物。身在职场,身边不免会遇到很多诱惑,特别是身在金融行业,这样的事件如何有效的自我控制,那就需要定力和勇气了。
金融行业亦是服务行业,在此行业面对的就是钱,就是现金,除了洁身自好外,就是要挡得住诱惑,但又不能把客户往死里得罪,当然这样的事情说着容易,做起来都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真正面对诱惑的时候,怎么处理好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又是一门艺术。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道一件小事。老刘,是今年3月份调到联社合规部的,专门负责清收不良贷款,他算是农信社的老革命了,工作上很敬业、也很勤岗。
2012年8月上旬的一天上午,老刘约了管辖内的不良贷款户周某某来到办公室,目的是协调对方那笔超期已久的不良贷款。这个周某某于2007年在汇川联社高桥分社借款13万元,是个不折不扣的钉子户,对付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那是一套套的。话不到几句,周某就开始给老刘暗示,那意思很明显,要给老刘好处。老刘是什么眼光,怎么会不知道他要耍什么计量。但花费三个月的时间,这笔贷款才有了眉目,要是冒然拒绝,肯定会增加收款的难度。这个老刘不急不缓,一方面深入了解客户的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客户的心理状态和还款意愿,为下一步处理这笔不良贷款打基础。近半个小时的谈话还没有结束,周某某已把厚厚的一叠人民币塞给了老刘,出手倒是大方,一清点居然有2000元,这个数目不小,那可是相当于老刘半个月的收入了,对此老刘笑而不语,欣然收下。周某某自然是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待客户走后,老刘没有犹豫,立马把钱送到了高桥分社,毫厘不差归还了周某某的贷款。老刘就说了一句话:“收到贰仟是贰仟”。随即拨通客户周某某的电话,告诉他到信用社来拿还款凭证。
这是一件小事,老刘也认为是一件小事,但请大家思考,这难道真是一件小事吗?是的,这样处理了,它成了一件小事不假;但如果老刘收了钱不上缴,会给单位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信用社会得到客户的尊重吗?又或者直接拒绝客户,那花费的三个月时间岂不被浪费了。这是一件不大的事,但他绝对是值得学习的典范事例。不仅是学习老刘的处事方法,更应该学习老刘的气节,那体现的是信合员工的铮铮傲骨。
如果你为了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将失去群星。其含义是教导世人不要做后悔的事。其实信用社的贷款风险是靠大家来防范的,首先当然是要守住自己,让思想不跑偏。要把好客户的关,首先要把好自己的关,就像老刘一样,即使是收款时也能做到严谨自律。为的不过是气节二字,但他恰恰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信合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