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对缓解农村信用社网点柜面压力的思考

阅读次数:2467来源:遵义市银行业协会  作者:仁怀联社 陈昭林  2009年7月27日

近段时间以来,仁怀市农村信用社各网点均在向联社反映涉农帐户取款拥挤、压力大,客户转移、资源流失严重的问题。联社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到基层调研,了解真实情况,现将调查的情况汇总,希望能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寻求一种更加适合农村信用社实际的解决办法,共同把涉农资金的兑付工作做好,让政府、老百姓满意,信用社自身获得发展。

一、  代理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农村信用社代理政府各种涉农资金有13种,除省联社清算代发的综合直补外,地方上通过信用社代理的水稻、农机、油菜、母猪饲养、城乡低保、计划生育补助(独生子女、二女结扎户)等。已经代理的烤烟收购付款,正在准备代理的红高梁收购资金付款,均涉及到千家万户;还有乡镇行政事业干部职工工资、增量补贴,每月也有上万户。且发放的时间不同,发放的单位不同,有财政、民政、社保、房管局等。导致大量的农户到信用社网点取款,产生拥挤,排成长队等候;其他非涉农客户不愿意排队等侯,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心理因素;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花钱买罪受”,本来是信用社的黄金客户,业务发展的主流,盈利的主渠道,由于排队拥挤,造成客户转移、资源自然流失到其他银行。从外面看,农村信用社的生意比较红火,办理业务的客户排成长队,深入调查,绝大部份是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帐户,这种拥挤已经从乡镇向城市转移;城区网点也出现拥挤,客户流失的现象。我们更多的是尽社会责任,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切实为地方老百姓服务,非常愿意做好涉农资金的兑付工作;但是从我们自身考虑,真正支撑我们业务发展的客户有很多怨言,悄悄在向其他银行转移,严重威胁着我们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针对仁怀市农村信用社目前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信用社和政府工作人员沟通少,宣传口径不统一,宣传的次数较少;造成老百姓误解,只要“惠农一折通”卡上有钱,就会成群结队到信用社支取。

(二)仁怀城乡二元化经济发展比较突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富民穷非常明显;老百姓手内可支配的现金不多,一旦知道卡上有钱,便会主动到信用社排队领取。

(三)各种业务代理量大、品种多、发放的单位不一、时间不集中,涉及面广,工作压力大,成本高,资金沉淀少。

(四)信用社自身也存在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基层业务人员少,如果设立专门的窗口服务,每一个网点至少需要两个人,全辖就需50人。还有办公环境受到局限,信用社基本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但比较狭窄,只能满足正常的业务办理;再有科技支撑,所有的网点均无自动取款机。

三、已经采取的解决办法

(一)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首先加大对中茅城区网点临柜人员强化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在中茅城区网点实行柜员制,设立“惠农一折通”绿色通道,专门办理涉农资金帐户,缓解柜面压力,已经有3个网点开办柜员制,另外3个正在筹建,在8月初可以完成。

(二)采取定点服务的办法,在中枢社、酒都社、茅台社专门明确一个分社来办理“惠农一折通”业务,试运行一段时间,再总结推广使用。

(三)各乡镇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特别是逢赶场天,协助信用社维持秩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四)各社也根据实际情况在做好涉农资金服务工作的同时,千方百计留着大客户;有的信用社采取在营业厅门口编号,然后依顺序到窗口办理业务;有的信用社采取对公柜办理大客户业务、避免排队拥挤;有的信用社采取信贷人员上门与村委联系,以村为单位定时到信用社领取。

四、建议解决办法

虽然仁怀联社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仍然存在各种矛盾,一时难以完全解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多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更多的理解支持,给予适当的补贴,提供必要的帮助,信用社设立“惠农一折通”绿色通道,专柜专人服务;建议由上级联社协助解决。

二、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解释工作,通过各种措施、方法,千方百计让老百姓明白,存折内的钱由他本人支配,按需到信用社支取,不要拥挤,给信用社工作产生压力。

三、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科技手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将自动取款机逐步延伸到乡镇网点,缓解柜台压力。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临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业务办理的准确性和速度;逐步将柜员制推行到乡镇网点。

以上是我本人的一些工作思考,或许还不成熟,希望与更多的信合同行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