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对娄山关村村级经济发展的思考

阅读次数:2144来源:汇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付贤友  2012年4月16日

 

为了认真贯彻省国资委“2万干部下基层”的工作要求,本人于2012年3月20日到板桥镇娄山关村担任该村村委会主任助理,与村支两委的同志一道,共谋娄山关村的发展思路。经过调查了解,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该村发展提出以下思考。

一、大力加强乡村旅游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品位。近年来,板桥镇娄山关村乡村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区联社及遵义办事处等已经对此做过深入报道,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让该村已成为重庆人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地,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仅2011年,该村接待游客近70万人次,实现收入45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条件和生活条件。目前,板桥镇党委也以打造旅游经济强镇为契机,依托娄山关红色旅游的优势,重点开发娄山关村旅游资源。为此,农村信用社应该进一步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发挥其方便、快捷、灵活的优势,针对渐成气候的乡村旅游品牌,量身制定专门的信贷品种,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加快推进乡村旅馆及旅游环境设施改造,让目前参差不齐的小旅馆变成设施高雅、环境宜人的温馨港湾,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这里度假、避暑。作为信用社来说,服务好当地乡村旅游事业,也势必提高自身实力,实现业务新突破。

二、提高藤编产业的加工生产能力,加快特色产品开发。目前,藤编已经成为板桥镇娄山关村的特色产业,该村现有100余户从事藤编加工,但由于工艺水平限制,现在只能利用当地的青藤编制传统的藤椅、藤桌等相对较小、较为简单的工艺品,无法加工制作大型和复杂的藤编工艺品,产品附加值得不到有效开发。为了将该品牌推出去,笔者认为一是需要动员一至两名有经济头脑的农户到外地藤编技艺比较成熟的地方学习,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提高本地藤编工艺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量。二是取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当地组建加工厂,板桥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大对该产业信贷资金支持,重点选择技术比较成熟、规模相对较大的藤编协会和个人给予支持,将该产业做大做强。

三、探索特色种植、养殖业路径,实现一村一品增效。娄山关村自然环境较好,海拔较高,常年温度较低,目前已有冷水鱼形成产业,且该地气候环境有利于天麻的生长,需要在特色种植业上下功夫,在下一步工作中,信用社应结合专业合作社,加大特色养殖和种植业的发展支持,特别是对冷水鱼和天麻种植大面积推广,在该村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引导广大农户种植,形成规模后申报农业产业示范带。

四、引导和扶持农户参与企业开发,获取经济收益。2012年即将有部分大型企业入驻娄山关村进行旅游开发,在此过程中,部分老百姓将成为失地农民,为了让老百姓能长期受益,将动员老百姓利用自己的土地与入驻企业入股分红;其次是动员老百姓入驻企业就业,与入驻企业协商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问题,保障老百姓的利益。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信用社工作与村级经济发展结合的方法和思路,切实发挥驻村干部助推村级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