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遵义农信社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广泛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有力突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和小企业融资难题。
其成效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户经济档案进一步夯实,小企业建档评级稳步推进。截止2011年12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建立和完善农户经济档案129.8万户,建档农户占全辖总农户的81%;评定信用农户122.7万户,占已建档农户的94.5%;全市已创建信用乡镇56个,创建信用村602个,信用组5069个。全市农信社发放信用证(卡)95万户,发证面为79%。全市农村信用社小企业调查建档3122户,占总户数的44.26%,已评定信用等级2529户,占总户数的35.85%,占调查建档户数的81.01%;二是农民贷款难和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缓解。据统计,2011年1-12月新增累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47.88亿元,联保贷款3328万元,两类贷款余额达61.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7.34%。截止12月末,共有小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贷款1170户,贷款余额55.67亿元,较年初增加10.1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4.63%。遵义县联社2011年度就投入信贷资金达3.4亿元支持县域龙头企业;三是成功创建贵州第一个农村金融信用县。2011年12月8日,在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工作暨诚信农民建设现场会上,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为全省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县凤冈授牌。为进一步扩大诚信建设的广度,夯实诚信建设基础,凤冈县不断创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诚信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寨”的“四进活动”,采取印制诚信读本、开展诚信典型评选、诚信演讲比赛等方式,将诚信建设的目标人群指向了除农户、单位职工外的中小学生、城区个体工商户、社会待业人员等,扩大诚信教育的涉及面,有效推动全民诚信建设。此外,我市其他联社还涌现了绥阳的“双信”模式、赤水的“双晋”活动、余庆把“五心教育”融入信用工程创建等许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