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新产品开发

工行遵义桐梓支行:“园区工业贷”激活科创星火 结出产业硕果

阅读次数:24来源:工商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霍亚楠  2025年10月17日

金融活水如何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在桐梓娄山关高新区,工行遵义桐梓支行以两笔各300万元的“园区工业贷”信用贷款,作出了最生动的解答——这笔资金如及时雨,为一家传统粮油企业注入了冲刺亿元产值的底气,也为一家科技公司稳住了智慧水务的研发生产节奏。

金秋时节,走进贵州某粮油有限公司(下称某粮油公司)崭新的厂房,米、面、油三条生产线齐备,熟练地封装着当季新米,空气里弥漫着稻米的清香;与此同时,园区另一侧的贵州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某科技公司)车间内,智慧水表的核心部件正源源不断下线,闪烁着科技的光芒。截然不同的生产场景,却面临着相同的发展考题:如何在关键扩张期破解资金瓶颈?工行桐梓支行的“园区工业贷”,精准地解了两家企业的“燃眉之急”,更点燃了它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金融活水润泽“黔北粮仓”

来到某粮油公司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金灿灿的稻谷在全自动生产线上缓缓流动,经过脱壳、碾米、筛选等工序,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最后由工人们熟练地封装入袋。另一个车间内,崭新的面条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技术人员正在仔细检查着设备的运行状态。

“你们看,这条全自动生产线本月就要正式投产了!”某粮油公司财务总监朱总指着正在试运行的面条生产线,脸上洋溢着喜悦,“现在正是收购新季油菜籽和水稻的关键时期,工行那300万元的‘园区工业贷’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够放心大胆地收购优质原粮。”

回忆起工行的服务过程,朱总感慨良多:“从第一次对接到现在,工行的客户经理已经来我们厂里走访了七八次。他们不仅详细了解我们的生产流程、销售情况,还特意去原料基地实地考察。最后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融资方案,正好契合了我们季节性收购的资金需求。”

在原料仓库里,工人们正忙碌地卸车,一袋袋新收购的油菜籽堆成了小山。“有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我们对年底冲刺亿元产值的目标充满信心。”朱总说道。

金融赋能智慧水务新征程

走进某科技公司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智慧水表核心模块在传送带上缓缓流动,像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依次经过检测、组装、封装等工序,一个个智能水表逐渐成型。

“这是我们的新产品,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却集成了多项专利技术。”该公司副总经理王总手持一个造型精巧的智能水表,向工作人员展示其精妙之处,“它不仅能实时监测用水量、水压、水质等关键指标,还具备漏损预警、远程阀控等智能功能。”

谈及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王总深有感触:“由于产品主要面向水务公司等机构客户,从接单、生产到验收回款,整个周期较长。再加上持续的研发投入,对流动资金的渴求尤为迫切。”

让王总倍感惊喜的是,在急需流动资金的时候,工行开辟了绿色审批通道,“从收集材料到300万元‘园区工业贷’到账,只用了5个工作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让企业得以同时推进多个重点项目,包括参与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开发新一代智慧水务云平台等,为企业在智慧水务领域的持续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

金融活水激发园区蓬勃生机

“园区工业贷”依托园区管委会提供的白名单机制,结合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通过线上化信用评审,实现了“5个工作日内快速审批”的高效服务。产品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0万元,期限最长12个月,并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基础上给予优惠,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工行桐梓支行已累计为桐梓县工业园区内的9家优质企业发放了“园区工业贷”等普惠金融产品,贷款余额超2000万元。这笔宝贵的资金,如同涓涓细流,汇入园区发展的血脉,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早对接、早审批、早投放’。”工行桐梓支行业务部客户经理霍亚楠介绍,支行主动加强与园区管委会的联动,提前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建立动态服务清单。客户经理团队深入厂区车间,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规划,提供“一企一策”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确保信贷资源能够精准滴灌到最关键处。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血脉通,增长才有力。工行桐梓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深化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的覆盖面、精准度和普惠性,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陪伴园区企业成长,为桐梓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续的金融动能。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