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守好费用“第一道关” 筑牢作风“防火墙”

阅读次数:30来源:工商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陈小雨  2025年10月11日

财务经办岗位是支行各项费用流转的“神经末梢”,既要对接各部室的报销需求,又要守住合规审核的“第一道防线”。在常态化推进反腐倡廉的背景下,防范违规吃喝、杜绝虚套费用,不仅是制度要求,更是这个岗位必须扛牢的责任。近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学习,我对岗位的“合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一是辨别风险,看清财务中的“隐形陷阱”。财务经办人常面对“杂、碎、广”的费用场景,而违规吃喝、虚报费用等往往隐藏在日常报销的“小事”里。比如,有的以“客户走访招待”为由报销高额餐费,却无法提供客户对应票据;有员工将私人聚餐发票伪装成“商务接待用餐”,试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通过“拆分票据”“虚开办公用品发票”,套取资金用于违规消费——这些案例中,经办人若稍有疏忽,就可能成为违规行为的“帮凶”。每一次审核,都不是简单地“核对数字”,而是对“费用真实性、合规性”的把关。尤其是宣传费、活动费、招待费等,更容易成为虚套费用的“载体”:比如以“员工福利”名义报销违规聚餐费用,这些看似“合理”的名头下,实则藏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风险。只有擦亮眼睛、认清陷阱,才能从源头阻断违规漏洞。

二是严格履职,以“三细”标准守住费用审核底线。日常工作中,要以“三细”标准落实审核责任,重点盯紧违规吃喝、虚套费用的高发领域:首先是细核“事由真实性”,对所有涉及“招待、聚餐、会议”的报销,坚决做到“无依据不审核、不清晰不通过”。其次是细查“票据合规性”,逐张查验发票真伪、开票项目是否与业务相符,杜绝以“办公用品”“低值易耗”等名义虚开票据套取费用;最后是细审“流程完整性”,严格执行“先审批、后支出”流程,各项费用需经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财务有权人“三重审核”,若遇到“先支出后补审”“审批签字模糊”的情况,一律暂停审核,待补全手续、确认合规后再处理,坚决不搞“特批通融”。

三是增强思想自觉性,以“两不”原则筑牢思想防线。支行财务经办人身处“费用枢纽”,难免会遇到“人情关”一旦松动,合规防线就会崩塌,唯有坚守原则,才能守住廉洁底线。首先是不松“人情关”,“人情口子”一旦松动,合规防线就会崩塌,唯有“一碗水端平”,才能让制度有公信力;其次是不缺“学习劲”,要求在动态更新,坚持定期学习最新政策办法、典型案例,提前规避“因不懂而违规”的情况。

四是促进长效机制,以经办岗位助力合规文化建设。财务经办人员不仅要“守好自己的门”,更要“带动身边的人”。要积极推动违规吃喝、虚套费用治理走深走实。做好“政策办法宣传员”,定期分享财务“明白纸”,结合典型案例讲解违规后果,让各部室从“被动接受审核”转向“主动合规申报”。

学习合规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贯穿职业生涯的“必修课”。作为支行财务经办,我将始终以“敬畏心”对待每一张票据,以“责任心”守住每一笔费用,以“责任心”守住每一笔费用,在平凡的岗位上筑牢作风防线,为金融行业的清风正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