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粱丰收了,群众笑脸更灿烂了
金秋9月,是丰收的季节。赤水市东部5个乡镇,漫山遍野的红高粱压弯了枝头,像燃烧的火焰,寓示着当地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红粱丰收了,“粱农”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近年来,东部乡镇抢抓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红粱种植,已成为习酒厂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习酒厂首次把赤水东部乡镇红梁专项收购写入年度采购计划,并与当地政府、合作社签订三方协议,所有符合质量标准的红粱,习酒厂都将按保护价应收尽收。种多少、怎么卖、什么价,早在春天耕种时就写进了合同里。有了订单保障,销售渠道不愁,让5个乡镇的4772户“粱农”吃上了“定心丸”。
移动柜台来了,红粱收购更便利了
长期镇红粱收购现场人头攒动,像过年的集市一样热闹,验粱、过称、装车,像流水线作业一般。
“往年卖粱最怕两件事:一是排长队,二是揣现金。”长期镇一位红梁种植户把身份证和“一卡通”递给工作人员,不到一分钟,手机“叮”一声,3500元到账。“现在刷卡签字就行,钱直接进折子,安全又省事。”
为了让收购流程“零障碍”,5个乡镇信用社抽调10余名业务骨干,在各个红粱收购点开展现场服务,协助核验身份信息,使用移动设备批量代发红粱收购款,为“粱农”开通资金到账短信提醒。
“往年我们采取的是现金付款,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今年有信用社帮忙,我们轻松多了。”现场收购人员感慨道。
服务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农村信用社坚持把服务延伸到乡村振兴最前沿、第一线,让金融更可及、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截至目前,赤水农信联社累计协助习酒厂代发红梁收购款200余万元,惠及800余户“粱农”。
乡村产业旺了,群众腰包更鼓了
“明年我还要扩种5亩。”长期镇一位红梁种植户指着远处连绵的山坡,语气笃定。过去“种粱看天、卖粱靠等”,如今“订单+金融”双保障,让农户更加想种、敢种。
下一步赤水农信联社则把服务再向前延伸——明年春播前,将向粱农推出“红梁贷”专属信贷产品,每亩预授信1000元,真正做到“种植有钱、收购有钱、发展更有钱”。
夕阳西下,最后一车红梁缓缓驶离长期收购点。车厢里沉甸甸的高粱穗子随风摇曳,像一张张通红的笑脸。从田间地头到酒厂车间,再到农户账户,一条由“订单农业+普惠金融”铺就的致富路,在赤水河谷愈发清晰。
红粱更红,产业更旺,腰包更鼓——这正是“红梁印红群众笑脸,农信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