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文明服务

黔山清风劲 茶乡金融守初心

阅读次数:31来源:湄潭农商银行  作者:王艺积  2025年8月26日

当“黔山清风”掠过湄潭县的万亩茶海,与湄潭农商银行“扎根茶乡、服务百姓”的初心相遇,这场关于清廉与使命的对话,便有了满溢茶香的生动注脚。

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金融主力军,湄潭农商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县域所有乡镇,从县城总行大楼的营业部到各村寨的“金融便民服务点”,从茶企的厂房边到农户的茶园旁,清廉金融的种子早已跟着茶乡的晨雾,落进每一个服务的细节里。这既是响应党中央关于金融领域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生动实践,更是茶乡金融人用“清”打底、以“廉”赋能,在服务茶产业、守护百姓“钱袋子”路上的必然选择。

在茶乡记忆里锚定清廉航向

湄潭人爱茶,也懂“守本”的道理,就像种茶要守住“不施滥肥”的规矩,金融服务也得守住“不谋私利”的本分。清廉金融于湄潭农商银行而言,从来不是新提法,而是藏在老一辈“挎包银行”人故事里的传承。

前些年,湄潭的山路坑坑洼洼,信用社的老信贷员就背着帆布包走村串寨。有茶农揣着鸡蛋想请他“多批点买茶苗的贷款”,他把鸡蛋塞回农户兜里:“贷款看的是你家茶园能产多少茶,不是鸡蛋有多香。”随后便挨家挨户建档评级,农产品收入评估,全力打造信用村、信用乡镇,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信用村带来的优惠政策。

在茶乡实务里筑牢风险堤坝

湄潭的茶产业是“命根子”,全县一半以上农户都围着茶转。春茶采摘时要资金收鲜叶,秋茶加工时要贷款买设备,茶农的日子好不好,跟农商银行的服务贴不贴心、规不规矩直接挂钩。湄潭农商银行的人常说:“茶乡的金融风险,就藏在‘茶叶罐’里,要是给不该贷的放了款,收不回时亏的是储户的钱;要是给茶农服务时藏了‘私心’,寒的是全村人的心。”

清廉从来不是喊出来的,是在茶企车间、茶园地头干出来的。自启动“零钱兑茶香”专项行动以来,湄潭农商银行持续组织“零钞兑换金融服务队”深入乡镇茶青交易市场进行零钞兑换,了解茶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资金需求特点,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信贷产品。对于资金周转困难的茶农,提供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小额信贷,帮助他们及时支付采茶工人的工资,购买优质肥料,确保茶叶的品质与产量;针对茶商,根据其收购规模和信用状况,给予相应的信贷额度,助力他们在春茶收购旺季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把握商机。同时他们向茶农、茶商普及金融知识,讲解如何识别非法集资、防范金融诈骗,提高大家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这些细微琐碎的事,都是湄潭农商银行“守清廉”的日常,也是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注入清廉的强大动能。

在茶乡烟火里彰显为民担当

近年来茶产业行情波动,茶企资金周转不开,企业陷入困境,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湄潭农商银行聚焦茶企资金需求,充分发挥金融“造血”功能,助力小微企业,支持优质实体,对全县茶企建立台账,进行100%走访,了解资金需求,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及时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为茶企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对普通茶农,这份“担当”更细,老年茶农眼神不好,网点就配了老花镜,填单子时帮着引导;“代理退保”的骗子盯上茶农,他们就录制了“方言反诈宣传音频”,村里的小喇叭时刻响起:“陌生电话莫乱接,中奖退税要警惕,验证码是保命钱,转账汇款需谨慎。”

从茶园青翠到稻香千里,从科技赋能到普惠万家,湄潭农商银行始终以“百姓银行”的使命担当,深耕县域经济沃土。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