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专栏

乡村集市上的“红色服务站”

阅读次数:43来源:湄潭农商银行  作者:郑舟  2025年8月11日

湄潭县西河镇的赶集日,总带着泥土与生活交织的热乎气。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镇口的老槐树,农贸市场周边就已人声鼎沸,菜摊的吆喝、水果的清香、竹编筐的纹路里,藏着小镇最鲜活的烟火气。 

这天,人群中多了一抹亮眼的红色——西河支行联合党支部的党员们,正忙着支起遮阳棚,摆开宣传桌,一个临时的“红色服务站”在集市一角悄然“开张”。 “大爷,来瓶矿泉水,歇脚的时候看看这个,能防骗!”穿红马甲的党员小李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同时把印着“养老诈骗常见套路”的宣传单拿到老人家手里。赶集的多是周边农户和老街坊,不少人扛着沉甸甸的菜筐,额头上渗着汗。物资发放组的党员们穿梭在人群中,伴着矿泉水瓶碰撞的轻响里,夹杂着“慢点走”“这边有阴凉”的乡音,像一股清泉,浇透了夏日的燥热。

宣传桌前很快围拢了人。“小伙子,你看我这短信,说我中了个净水器,要先交运费,是真的不?”一位大妈举着手机来问。宣传讲解组的小王凑过去,指着展架上的案例图:“大妈您看,这就是典型的‘中奖诈骗’,运费是幌子,后面还会要您交‘保证金’呢!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他特意用当地方言,把“三不一多”的反诈口诀拆成家常话。旁边卖鸡蛋的王婶听着听着,拍了下大腿:“前阵子我差点信了!多亏你们平时也在给我们讲解这些知识!”

人群里,有农户关心“种地能贷多少款”,有商户打听“收款码怎么更安全”,咨询解答组的党员们一一记下,拿出随身带的便签纸,把贷款流程、征信查询点写成“明白条”。

“我们家儿子在外打工,总担心他乱借钱,你们这征信知识说得太及时了!”一位大叔攥着宣传单,反复念叨“不能让娃留下信用污点”。

日头渐高,遮阳棚下的笑声却没断。党员们的党员徽章在汗湿的胸前闪闪发亮,与群众手里的矿泉水瓶、摊开的宣传单一起,构成了赶集日里最动人的画面。

当大娘带着“银行卡锁了该找谁”的答案满意离开后,大家收拾场地时发现,带来的矿泉水发完了,宣传单也所剩无几,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这场在集市上的主题党日活动,没有轰轰烈烈的仪式,却把金融知识变成了听得懂的乡音,把防骗技巧融进了递水的瞬间。西河支行联合党支部的党员们用脚步丈量着民心,用服务温暖着烟火,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在小镇的集市上开出了最朴实的花。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