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青年工作动态

大娄山下的普惠答卷 ——遵义农信以“普惠金融大文章”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阅读次数:25来源: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  作者:罗文  2025年7月14日

南沙小岛,热浪拂面。

日暮时分,遵义农信“政务+金融”千里送服务的四名队员,还在高举移动终端“找信号”,为正安籍务工人员办理社保卡,激活社保和银行功能,完成代发工资。  

乌江南岸,乡村游火爆。

入夏以来,遵义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花茂乡村旅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大娄山下,“候鸟”南栖。

这些日子,桐梓县九坝镇村民陆中建年前贷款百万元改造的避暑山庄——“巴蜀人家”,正在开门迎客。  

……

服务为笔,需求为纸。近年来,遵义农信辖内的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下称“各行社”)以党建共建为抓手,聚焦群众政务办理和金融服务需求,深度协同地方县(市、区)政务、社保等部门,精心打造“政务+金融”千里送服务、“社银一体化”服务等“农信黔行”特色子品牌,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两头空”及山区群众“政务办理难”问题。同时,各行社主动扛起地方普惠金融引领者的责任,持续深耕本土市场,精准定制专属信贷产品,有力支持竹业、茶叶、辣椒、中药材等十二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在大娄山下抒写普惠金融大文章,生动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走出去,金融服务“心连心”  

芙蓉江畔,G69(银百高速)沿江疾驰。

4月10日清晨八点,正安农信联社“政务+金融”千里送服务队员瞿灿驱车启程,一路向南,去浙江温州,为正安籍务工人员送达暖心政务与金融服务。

“你们哪个时候能到温州啊?我老妈都八十多了,高龄补贴一直领不出来,急得很,这事儿你们能解决不?”

“别急,今天下午就到!你说的那个得行办的!”瞿灿说。

每次出发前,各行社服务队都要提前做足功课,通过地方政务服务平台、贵州农信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单位微信公众号及微信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发布详细的外出服务时间、地点、服务事项及联系人等信息。

家住正安县中观镇的熊奶奶,随在温州务工的儿子迁居多年,因腿脚不便,始终未能返乡办理个人社保卡。瞿灿已经是第三次接到熊奶奶家儿子的来电了。到达温州后,他和三名队员来到熊奶奶住处,分工协作,采集信息、制卡、人脸识别、完成待遇资格认证、激活社保及银行功能……短短几分钟,熊奶奶的心头大事就解决了。

“大老远地跑来帮我,你们真是太贴心了!”熊奶奶拿着落地“石头”,久违的慈祥又写在了脸上。

2023年以来,各行社通过共享政务数据,精准对接外出务工人员异地办理社保卡、贷款、结息还款、代发工资及反电信诈骗等基础性服务需求,创新性推出“政务+金融”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深化“农信黔行·千里送服务”党建子品牌内涵。截至今年6月末,已累计开展“政务+金融”千里送服务50次,办理基础金融业务办理2.8万笔、政务业务办理及咨询4万余人次,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展外出服务19次。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城市,遵义市各县(市、区)籍外出务工人员的重要集聚地。自今年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一个个“离乡不离党、务工不误事”的服务故事,正在这里发生。

6月7日至13日,遵义农商银行将服务柜台前移至浙江诸暨、金华、宁波,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银行卡限额调整86人次,新开立社保卡150张、银行卡17张。在金华市浦江县,他们专程前往汇川籍74岁高龄的吴伦树老人家,仅用15分钟就为其办妥社保卡,打通了老人看病就医与费用报销的“最后一公里”。在诸暨市店口镇的现代化加工厂车间,他们为播州区三合镇来此创业的喻世豪,远程办理“创业贷”60万元。像喻世豪这样,此次享受到“零距离”信贷支持的在外创业人员就有28户,累计发放贷款448万元。

在江苏昆山、福建厦门、上海青浦……绥阳农信联社,习水、茅台、余庆、务川等农商银行的服务队,他们穿梭在工地上、生活区、生产车间,将“政务+金融”服务送到遵义籍在外务工人员身边,协助他们办理社保卡、下载注册“黔农云”,普及反洗钱、反电信诈骗等基础金融知识。

蹲下来,解决燃眉“肩并肩”

赤水河畔,近400万元信贷扶持的竹极堂内,100多名工人一大早就忙开了。

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竹篾,在杨昌芹和工人们手中“飞针走线”,竹杯、竹笔、竹字画等非遗“竹编”就从这里远销大江南北。赤水市大同古镇上的留守妇女、搬迁群众,与杨昌芹一道,几年前就吃上了“竹编”饭。

沿河而上,贵州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自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赤水农信联社1.6亿元的信贷支持,将一棵棵竹笋变成一道道美食,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公司还通过吸纳就业、收购原材料等方式,带动当地5000余名群众实现增收。

“竹”梦黔行,赤水农信人笃行不辍。

2019年,赤水农信联社紧扣赤水市“竹业强市”战略部署,创新推出“竹链贷”信贷产品,精准破解竹产业购销环节的资金短缺瓶颈,全链条激活竹产业上中下游发展动能,成为贵州农信首家落地“绿色+普惠”全流程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在赤水市,已有118家合作社受益于“竹链贷”的信贷扶持,累计放贷21.06亿元。

兴顺发竹原料专业合作社,是申请“竹链贷”最勤快的合作社,先后贷款39笔、金额11261万元。

湄潭茶海,凤冈田坝,余庆二龙山,微风抚面,茶香四溢。

每到茶青采收时节,湄潭、凤冈、余庆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依托移动展业平台,将银行柜台“搬”到起伏的茶山里、“搬”入喧嚣的茶青交易市场、“搬”进忙碌的加工车间,现场采集信息,开辟“绿色通道”,针对性推出“惠茶贷”“茶链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扶持茶产业发展。难怪有茶企老板笑称“这办贷的速度,比采茶还快。”

翠巅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其洪算了一笔细账:春茶单芽收购期仅20天,每天需要流动资金20万至30万元;夏茶一芽二叶收购周期更长,每天需要资金7万至16万元,如此巨大的资金压力,“没有农商银行的支持,我真的扛不住!”陈其洪坦言。今年初,陈其洪凭借“股权质押+抵押+保证+信用贷款”的组合融资方式,成功向凤冈农商银行申请了1200万元贷款,一年的茶青收购资金周转难题就解决了。“不仅申请手续便捷,利率也很低。”陈其洪说。

凤冈田坝分布着80余家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企业。这些年,凤冈农商银行田坝支行硬是将普惠金融的便利性写进了茶园、写进了生产车间,为有融资需求的茶企、茶农提供“黔农云”APP全流程线上服务——从申请、授信到审批、放款,客户只需轻点指尖提交需求,包片客户经理即刻带着工单上门对接,茶企都说“这是茶园里的金融外卖”。

今年初以来,田坝支行累计线上放贷1899笔,6164万元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茶农、茶企。

遵义,世界辣椒之都。

将“小辣椒”做成乡村振兴“大产业”,从育苗、收购到加工销售,遵义农商银行吹响了全链条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冲锋号。

天旺村是遵义农商银行在播州区石板镇打造的信用村。2020年,该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流转土地种植的千余亩辣椒丰收在望,然而收购周边辣椒所需流动资金缺口,却成为合作组织面前的燃眉急。

合作社首先想到的是向遵义农商银行寻求帮助。得益于300万元惠农利农的“坝区贷”扶持,合作社渡过了资金周转难关。每到辣椒收获季节,播州国际辣椒产业园库房内辣椒堆积如山。

“完全装不下,我们只得四处寻找库房。”在产业园内,获3000万元授信扶持的播州红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正宇说。

辣椒产业发展起来了。他们将一枚枚小辣椒蝶变为油辣椒、泡椒、豆瓣酱、火锅底料等数十种商品,直供川渝两地火锅企业,同时,还成功带动数千人就业增收致富。

近年来,遵义农信深耕全市12大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推出“红辣椒贷”“惠茶贷”“生猪贷”“村社贷”“竹链贷”“茶链贷”“辣链贷”“酒链贷”等8个供应链系列贷款产品,累计投放信贷资金800亿元,扶持茶业、竹业、辣椒、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等领域的20余万家企业和合作社,惠及乡村旅馆3000余家。

沉下去,社保办理“面对面”

大山里的旦坪小学,紧邻海拔1400多米的红籽堡,离正安县班竹镇街上还有一小时的山路。

邹银春老人在接孙子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的“社银一体化”永银便民店,办完今年的第一次社保卡人脸识别认证。

“村里就能办,方便多了!”邹银春老人说,“前些年,取个养老金要去镇上,腿脚不灵便,一个来回,大半天时间就没得了,还干花钱。”

邹银春老人感触到的数据多跑路,服务面对面变化,还得从 “社保+金融”合作说起。

2021年,遵义审计中心与遵义市社保局搭建合作平台,14家行社分别与地方县(市、区)社保局开展深度合作,丰富合作事项,做大惠民增量。

2022年,贵州省“社银一体化”服务在遵义试点,遵义农信将布设全市村居的“黔农村村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改造。

2024年,“社银一体化”服务被遵义市政府列为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计划在全市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社银一体化”服务点1400个,推进人社服务“就近办”,把查社保、办社保、缴社保、做社保等62项便民惠民、服务民生的高频社保业务服务送进村,把党的惠民政策送进寨。

到今年6月末,遵义农信实现统一标识、统一机具、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办理流程、统一服务承诺、统一宣传培训(“六个统一”)和形象升级、功能升级、服务升级、管理升级(“四个升级”)的1811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点,遍布遵义市1377个村居。

统计显示,2024年以来,“社银一体化”服务点已累计为群众办理社保业务28.97万笔,其中今年办理业务12.26万笔,服务点数量、密度和业务办理笔数均位居全省农信之首。

“社银一体化”便民点,每天早上八点开门,而关门时间大多在晚上十点钟左右,正安县移民搬迁到瑞濠街道办安家的3700多户群众,早晚出门散步就能查社保、缴社保、取养老金,还能享受到四星级普惠金融服务。

今年初以来,湄潭农商银行与湄潭县社保局创新构建“1+N”服务网络体系,把134个“社银一体化”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线上服务群众29489人次,完成养老待遇账户变更8600余户。

普之城乡、惠之群众,永远在路上。

6月11日,遵义审计中心与遵义市社保局再次深化合作,推出深度反哺民生信贷产品,开启“社银一体化”服务民生新征程,从源头不断为群众的幸福生活“加码”,持续抒写服务民生新篇章。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