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个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悄然降临在春日里。它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日子,更是一个让我们心灵得以沉静的时刻。在这个时节,细雨纷纷,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人间铺设了一层朦胧的纱幔,让一切的情感都变得更加细腻而温婉。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着小雨,相信今年也是。雨,是清明时节最常见的风景,它轻轻地洒落,无声无息滋润大地,也滋润我们的心。在这样的雨天里,扫墓,似乎成了一种仪式,一种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脚下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气息,那是这个季节应有的独有的味道,有些沧桑,也有些忧郁。田野里,油菜花如同金色的海洋,随风摇曳,似在诉说生命的蓬勃与希望。然而,在这样的色彩之中,却也以一种静默的方式,提醒我们关于生与死的深刻思考。
墓碑前,一束束菊花静静绽放,它们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思,更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人们低头沉思,或轻声细语,像是与另一个世界的亲人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多少个季节转身,多少条泪痕风干,墓碑旁的树根,折叠层层年轮,粘满不朽的情感。只是春风凌乱,坟土隔绝了世人。
日子是天的针脚,将散落的生活缝成一本线装书。路的尽头飘来的纸灰打着旋儿,像极了奶奶为爷爷准备的烟斗里升腾的篆字,那些被遗忘的掌故便在清明时节再次苏醒。奶奶于五年前去世,她喜欢青绿的植物,总说藤枝是记忆的索引,折下带露的嫩条插在门闩上,青色的枝条便衔着清新的味道如同崭新的书页,在风里簌簌翻动。如今我学着她的模样,也喜欢在家里放上许多的植物,不同的是我喜好花朵,各种各样的花儿。虽然花朵纤柔的藤蔓似乎弱不禁风,花期也短,可是迎着阳光,它们却也灿烂而坚韧。
可能春天是花的随笔,是迷路的人苦等的落款,就这样,我看着窗台上萌芽的花色,静静地思念我所怀念的人。我偶尔会泡一杯新茶,在晨雾中舒展经络,新焙的茶叶泛着冷翠,与供案上的茶具并置,恰似阴阳两界的对坐清谈。茶烟袅娜处,那些教过我辨认知识的苍老声音,似乎忽然在杯底发出新芽,告诉我逝者安息,生者勿念,生命要继续。
人生每一次的离别,有着臃肿的黄昏,破碎的黎明,仿佛风一吹,就是寒潮凛冽的决堤。可是没有关系,爱会长大也会延续,每一寸光阴,都有独特的心跳和呼吸。花有花的韵脚,叶有叶的立意,逝去的人是安心而去,所以希望留下来的人安心而在,平安而活。关于那深沉而又隐喻的爱,本该在见面时,化作昭昭花开,唯叹生命轮回,时间为盏渐逼苍山,然不管怎样,爱永远都在,无论以什么形式。这一路,终有雷雨暴雪,也会有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