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从字面意思看是动词,为“经营管理”之意,用在职务名称上是动词作名词用。农商行的客户经理,最开始称为“会计”,以前人们认为在信用社工作、会算账的都叫“会计”;后来称为“信贷员”,即专门负责信贷业务的人员(员工);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职责的不断拓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演进,才有了“客户经理”这一称呼,客户经理的称谓让这一职位更具专业性、职业性,也让这一职位更具丰富含义,客户经理是职位、职务,经理客户是职责、职能,客户经理核心职责是经理客户。
对银行来说,尤其对农商银行来说,客户经理是最重要的岗位,也是最重要的员工群体。原因如下:
一、客户经理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信贷资产是银行的主要资产,是收入和盈利的主要来源。尤其对农商银行来说,信贷资产就是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决定农商银行发展健康与否。信贷资产质量优劣的影响因素,除了经济发展周期、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等,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客户经理的经营管理能力。
一笔贷款,从营销、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日常管理、本息催收、风险分类、风险管理、风险处置等,整个过程,借款人住址、家庭情况、收入状况,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生产经营是否正常、贷款是否存在风险,业务存续期间有什么变故,只有客户经理最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是否熟稔、业务知识是否精通、业务产品流程是否熟练、规章制度是否烂熟于胸、主要风险点是否能把握、所管客户是否熟悉等,是对客户经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客户经理干好本职工作、维护自身安全和权益的根本保障,更是决定信贷资产质量优劣的关键。客户经理品德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经营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
二、客户经理是银行的动态名片。
在银行工作岗位中,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是客户经理,虽然很多客户首次接触的是柜员,但都是隔着柜台、隔着防弹玻璃,不够直观和真切,且与柜员的交流都是程序化的、规范化的、简短的,追求“速度”,难以体现出“温度”和“深度”。客户经理与客户的交流、交往是最直接、最直观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手拉手”“肩并肩”,可以推杯换盏、促膝交谈,也可以电话联系、微信交流;可以是客户经理进村入户走访深谈,也可以是客户到办公室喝茶聊天;客户有喜事可以祝贺同喜,与有荣焉,客户有烦心事可以安慰开导,助其渡过难关。大到农商银行的服务定位、服务宗旨、服务政策,小到业务产品、营业时间,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小情,就在各种交流中润物无声地让客户知晓,也体现出了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的“温度”和“深度”,从而对农商银行有了潜移默化的了解,渐渐地对农商银行有了认同、有了共情、有了归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社保卡的办理和待遇资格认证,关系到家家人人的切身利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办理了社保卡、为一时忘记的老年人进行了待遇资格认证,看到他们如释重负的神情和由衷的感激之情,我们也感到温暖和满满的成就感。
公众要了解一家银行,除了媒体、门户网站、微信、纸质宣传资料、营业大厅等渠道外(且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都是银行想让他们了解的),最直接的渠道就是通过客户经理来了解。所以,客户经理对一家银行来说,从“外”到“内”都显得尤为重要。就“外”(即形象)而言:是否是标准化着装、是否谦逊低调、是否存在吃拿卡要、是否能解决困难和问题、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就“内”(即素养)而言:人生观价值观业绩观是否正确、业务知识是否熟知、是否存在急功近利、是否存在故意刁难、是否存在嫌贫爱富等?往小了说,客户经理是一家银行的门面,往大了说,客户经理代表一家银行,因为大部分的客户是鲜有机会接触银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干部的,其对银行的了解始于客户经理,也终于客户经理,客户经理等于银行,客户经理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银行形象的树立。
三、客户经理是银行的人才宝库。
信贷资产是银行的主要资产,银行至少60%的人力资源是围绕着信贷资产工作。客户经理经营着庞大的信贷资产,也经营着庞大的客户人脉资源,除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还要掌握与不同人打交道的技巧,所以,一个合格的客户经理,不但业务素质要高,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也要很强。客户经理是一个对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岗位,正因为有着这样的高要求,客户经理成为了银行中高级管理人才的摇篮,从中脱颖而出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占到了80%以上。因此,无论从信贷资产稳健经营角度,还是从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角度,客户经理都是银行的重要财富、重要资源,在银行经营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重视客户经理的教育培养,是银行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
就银行的行业属性而言,银行属于服务行业,银行全体员工都是客户经理,包括中高级管理干部,只是所处的岗位不同而已。所以,客户经理强则银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