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遵义农商银行:“六专措施”助力小微企业跑出“加速度”

阅读次数:698来源:遵义农商银行  作者:吴健  2025年3月6日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引领者,遵义农商银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民营和小微经营主体倾斜,从“广度”上布局、“强度”上攻坚、“温度”上关怀、“速度”上给力、“深度”上持续,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度、适配度和纵深度。自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遵义农商银行快速响应,及时推动机制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截至2024年12月末,累计为904户小微企业新增授信8.69亿元,发放贷款5.97亿元。

高位推动,成立专项班组。自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遵义农商银行迅速响应,立即成立了“一把手”亲自抓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专班,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在畅通与各部门常态化沟通渠道的同时,充分发挥“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促进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与此同时,从总行和支行两个层级召开“政银企”等座谈会28次,仅在“播州区政银企座谈会”上就授信签约5300万元。

全面覆盖,实施专项走访。遵义农商银行强化主动对接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由经营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变“坐商”为“行商”,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公营销方案》,持续开展走进企业、商会等“千企万户大走访”“百名行长访民企”等专项活动,落实“两级行长包保责任制”,形成班子成员带头走、党员先锋率先走、管理部门督导走、机构负责人主动走、客户经理竞赛走的全员走访大格局,深入园区、社区、镇乡、村组,推动实现小微企业走访全覆盖,及时、精准对接小微企业,全面摸排融资需求,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精准滴灌,出台专项产品。突出“专”做到“精”,高效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的背后,是遵义农商银行推动金融资源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遵义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小微’融资有困难,农商银行是后台”的服务理念,围绕核心企业做“链”、小微企业及个体商户提“速”,特别是注重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初创期”“种子期”的支持扶持力度,做好全周期陪伴、全链条服务;围绕企业生命周期,主动创新推广“产链贷”“微易贷”“乡村产业贷”“小微循环贷”等金融产品,综合采取信用、知识产权专利等质押方式,有效解决企业担保能力不足、抵质押物不优的融资难题;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创业就业人员,运用“黔农e贷”,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审批、随借随还,实现提速增效,提升客户贷款的便利性、可得性。

精准适配,安排专项额度。2022年以来,遵义农商银行连续三年设立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优惠额度共计10.15亿元,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针对普惠小微客群,遵义农商银行每月给予8,000万元共享额度;针对核心企业,遵义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作用和关键作用,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形成“支持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如:以贵州火焰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了4,000万元产链贷合作额度,并投放贷款1,450万元。与此同时,推行“限时服务”制度,在客户条件符合、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融资额度,明确了“最快当日、最迟7日办结”时限要求。同时,调升了各级审批机构权限额度,进一步缩短审批流程,提升企业融资效率。

注入动能,利率专项优惠。融资成本是小微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成本的下降会直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活力。遵义农商银行持续推进量增面扩价降,在努力压降运营成本,把业务支出和运营支出的压降全部转化为贷款利率下调空间,最大限度让利于企。同时,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箱”,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将更多低利率信贷资金投向企业,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在2025年开门红营销方案中,针对水果市场、湘源机电市场、二手车商会等专业市场客户,贷款年利率可低至4%。

政策普及,进行专项宣贯。在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坚持做好各项信贷政策落地,帮助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的同时,遵义农商银行持续加大金融政策宣传普及。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齐发力的宣传模式,开展“金融夜校”、“座谈会”的同时,成立新媒体运营工作小组,运用抖音、公众号、贵州金服平台等渠道,多方式、多渠道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推动各项惠民利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共开展了30余场线上直播,视频产出数量200余个,累计观看人数达6万余人次。

一审:万远利
二审:宋健
三审:赵阿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