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客户汪某神色匆忙地走进南京路支行,要求办理一笔5000元的汇款业务。综服经理在接待过程中,按照反诈工作要求,对客户进行了“两提示、八询问”的风险提示,当询问到汇款用途时,汪某称该笔款项用于办理机票退款。在办理业务期间,汪某频繁通过手机发送消息,疑似有人通过远程方式进行指导,这一可疑迹象引起了综服经理的高度警觉。
综服经理立即将情况报告至内控副行长。内控副行长对该客户进一步核查时了解到,客户于2月16日购买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从广东中山到贵州贵阳的机票,第三日凌晨他接到一个自称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客服的电话,告知其购买的航班因故障无法起飞,航空公司将对此给予20000元的误机赔偿。对方要求客户提供银行卡等信息,并引导客户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上进行转账操作以领取误机赔偿金。
了解基本情况后,结合业务经验及每日学习的反诈知识,内控副行长当即判断客户遭遇了电信诈骗。然而,汪某却表示不可能是诈骗,他自述当时接听电话前正在睡觉,有些迷糊,没有注意电话号码,只是在手机屏幕上看到来电显示为“中国南方航空公司”。随后在对方客服的引导下,他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向对方指定账户转了4笔款项(合计金额3891.62元)作为误机赔偿金的启动资金,现需再转5000元,对方就会将20000元的“误机赔偿金”转到客户银行卡上。
在我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阻和详细解释下,汪某逐渐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并停止了转账行为,最终成功避免了5000元的资金损失。为进一步提升客户的防范意识,我行工作人员给汪某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防范电话诈骗,并建议客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随后,工作人员陪同客户前往当地派出所进行报案,确保事件得到妥善处理,防止更多受害者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