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是烂漫星河还是无尽冷寂?
《三体》作者刘慈欣说,他写这部小说是希望大家在读完它后,空闲时可以抬头看看星空,哪怕一次,他的写作目的就达到了。我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态下仰望星空,看到的都不一样吧!这一部中的两个人物形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是极度愤世的悲观主义者叶文洁,另一个就是一直保持清醒豁达的乐观主义者史强。
《三体》将宇宙的本质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是一片漆黑的世界,暗流涌动在广阔冰冷的空间之中,文明与文明的厮杀在无声地上演。这本书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这也是我接触到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初读感觉晦涩难懂,但是兴致却逐渐加深,这部小说将格局拉到整个宇宙,视野开阔许多。围绕被“文革”伤害而极度愤世的物理学家——叶文洁的一生经历,缓缓叙之。如果说这场三体灾难是叶文洁引发的,那么这样的叶文洁又是什么造成的呢?她这一生不幸的经历,让她拥有了轻易看穿人类虚伪面具的能力,她也曾对这个世界充满信任与期待,但是给到她的却是父亲的惨死与朋友的背叛,她祈求世界的善待,却一次次被人性的恶所埋没。所以三体于她也许是一丝曙光,她希望三体力量的介入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和谐。可谁能想到等待她的还是一片黑暗森林呢。我认为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没有权利去评判她的做法是否正确。
另一方面,三体的科技水平确实高于地球。研究出的智子,可从最高纬度十一纬度到最低纬度十二纬度自由切换。在他们看来,人类就是二维的。就像我们看待一只蚂蚁一般。智子的出现,让人类的科学家们感觉到被幽灵监视,精神崩溃,最终走向死亡,而这,正是三体人研究智子的目的——遏制地球科学的发展。以便于更好穿越宇宙、攻占地球。
三体人通过智子,让科学家们几乎同时看到了——你们是虫子。科学家们感到空前的无力与奔溃,认为人类无力抵抗。但史强却不以为然,将汪淼、丁仪带到郊外的麦田,看到漫天的蝗虫说,是地球人和三体人的科技差距大,还是蝗虫与人类的科技差距大。尽管人类想尽办法消灭蝗虫,但它们却依然肆虐——虫子从未被真正战胜过。看到这句话,一瞬间汗毛竖起,多么清醒的角度,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本来被困绝境的人重新燃起斗争的勇气。清醒立于乱世,史强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物,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他桀骜不驯、无视规矩、恣意妄为,但是思维却极其灵活,很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方法,总能在昏暗的世界找到曙光。
通篇读完,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细的笔触所震惊,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犹如广袤无垠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而诸多愤怒与不甘终将趋于平静。“虫子从未被真正战胜”愿大家都能在短暂而漫长的岁月中,赢得自己一个人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