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韶华之树常青;贪婪,生命之花凋零。古语曰:“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清正廉洁的重视可谓深入骨髓。从“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字里行间表达的是对清廉正气的无限褒扬和看重。
从古至今,在悠悠华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反腐倡廉工作一直都在延续,从未断绝。
说到廉洁,我们可能会想到春秋时期“我已不贪为宝”的子罕;两袖清风的明朝名臣于谦;东汉时期克己奉公的刘宠,以及宋仁宗时“拒收为开廉洁风”的包拯等等。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廉洁自律的品行让他们被后人所铭记,他们用实际行动发扬和传承了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
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一名综合管理者,我深知廉洁自律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近几年来一些腐败案例警示片,我们不难发现违纪违法者都是从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作风上放松要求开始的。他(她)们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背组织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在职工录用等工作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利用职权谋取利益;违规干预工程项目承发包活动;将组织赋予的贷款审批权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审批、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同时还存在违规收受、索要管理服务对象礼品、礼金;安排管理服务对象支付个人费用,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活动安排,长期公车私用等等腐败行为,最终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犯罪的道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沉重的代价是强烈的警示。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促进我们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厚植清廉根基。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权利、金钱、美色等考验面前,不被迷惑双眼。从思想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我们要做到引以为戒,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