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指忧患使人生存,安乐使人灭亡。只有心怀一定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才能使我们在当今社会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寻求立足之地,忧患可以使人经得住苦难的考验,可以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于我而言最大的感触就是,应常存“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方能行得长远,要学会在忧患中积极进取,在感恩中不断前行成长。
比尔盖茨曾这样说过:“是世界上所有的人成就了我”。是的,正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人,一是不断追求新的需要的广大客户;二是不断向他挑战的竞争对手,使得他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激励着他和全体员工不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成就了他“软件大王”的美誉。
忧患意识迫使企业作出改变,尤其事关生存,永远能激发人最大的潜力。只有确立危机意识,才能走出“穷则变、变则通”的困境;也只有善于化解风险、勇于应对挑战,才能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作为企业的一员,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忧患意识,从而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会在忧患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忧患中不断进取,逐步走向强大。
1996年农信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经过二十七年的风雨沧桑,奋力拼搏,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内部管理逐步规范,资产质量及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支农投入明显增加,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农信社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在于懂得在忧患中生存,农信社的优势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因此在竞争变局中,找准“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结合自身情况融入互联网金融,更能使农信社在危机中充分发挥优势,谋求长远发展。
今天,作为农信人的我们,内心也都需要适度的危机感,使自己时刻保持进取状态。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居安思危,积极行动,构建起自己的职场核心竞争力。同时心怀感恩,对坚守“三农”事业拥有执着的爱。只有懂得感恩企业的给予,才能学会去珍惜,作为企业的一员,感恩绝不仅仅在于口头上说说,只有把自己与企业的命运紧紧拴在一起,才能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尽职尽责,与企业共进退。
当你感受到对单位的感恩成为一种习惯,对单位的忠诚成为一种责任的时候,工作会更加愉快、更加出色、更加充满激情和乐趣,并在工作中体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