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面对工业强省战略 信用社该怎么做

阅读次数:2428来源:余庆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冉义琴  2010年12月24日


近日,余庆联社组织学习了工业强省发展战略的相关精神,学习了省委书记在工业强省会议上的讲话。就传达的相关精神及发展基调和目标而言,余庆有牢固的农业基础优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强劲的工业扩张优势。作为我县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在建设的热浪面前,在“工业强省”的建设步伐中,我们不仅肩负沉重的历史责任,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加速我省经济建设,促进我县域经济发展,在“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中,我们该怎么做?
    一、立足“三农”,以农业发展促进工业发展。
    我县属于典型的农民县,有较为坚实的农业基础优势。在发展进程中,我们必须着眼实际:立足农业发展工业,以工业发展反哺农业。重视农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基础性作用。
    (一)我社作为为29万人口服务的金融平台,要从实际出发,全心全力继续支持“三农”发展。把为“三农”服务作为我社经营发展的核心理念,把“三农”发展看作是我社业务发展的基础。目前,从我社网点分布情况看,在基层金融机构中,我社占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点多面广,覆盖性强,涉农面广。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土壤里,能有效将广大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助推经济,共谋发展。为加强我县工业化建设,我社要集纳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广大老百姓搭建更高、更为完善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二)高度领会省委精神,立足县情、主动将思想统一到省委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建设,作为我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认识“三农”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所起的枢纽作用,把“三农”工作看作是我社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增加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我社建设和我县工业化建设的进程。
    二、用良好的金融产品拓展渠道,扩大服务市场,引领工业化建设。
    (一)在农村人口日益向城镇人口转移的今天,靠发展单一的传统农业已是一种“过时论”,如果我们将眼光始终停留在这一点,必将滞后。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我们不能再将“点多面广”作为我社占领农村市场的唯一优势。面对如火如荼的金融改革,我们必须奋勇搏战,开发新产品,加大中间发展业务的力度,壮大客户队伍。充分将农村金融服务与城镇化服务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载体,解决农村产品服务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把我社打造成我县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企业。当前,信合卡的推广使用与ATM自动业务的开通,为我社经济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让更多客户认识、了解到我社业务发展与现代金融服务的接轨,为我社拥有更多客户开拓了更大的服务市场。但这仅是一个打开市场的开端,以此作为加速我社发展的定点,离我省、我县工业化建设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深刻认识及了解我县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潜在的优势上,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新经验、研发新产品。以全新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客户、扩大市场,实现共赢。
    (二)要加大我社中间业务的开展。近年来,邮政和农行相继推出了许多开展中间业务的新举措,在经济市场中,我们的中间业务较小,在以后的行业竞争中,会处于劣势。为此,我们不能机械地、单一地代理支付结算业务、借记卡业务、部分工资代发和低保代发等较为简单的大众性业务。要站在发展的高度,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瞄准客户市场,培养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的中间业务产品;提升现有客户层次,巩固市场阵地;以效益为目标,培育潜在客户;打造业务品牌,提高技术含量;开展特色业务,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以客户为中心,壮大客户队伍。客户是我社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可谓 “衣食父母”。客户基础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我社发展的兴衰。因此,我们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客户在我心中”的理念,做表率、做模范,以社会信用关系作为纽带,用良好的服务,促进我社发展,引领工业化建设的步伐。
    三、找准发展切入点,优化业务发展结构、做好市场定位。
    (一)在“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中,我县域内有较好的资源优势。龙溪工业园区和松烟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区是我县工业发展的两大亮点。我社要以此为契机,抓住这两张名片,做好做强我社信贷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相关精神的前提下,紧跟发展步伐,使乡镇企业形成工业规模化的格局,充分调查了解两个工业园区的相关情况,抓住城乡一体化试点的机遇、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新模式,加大贷款投入,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引领工业化建设,助推我县经济发展。
    (二)优化业务发展结构,努力满足客户信贷需求。当前,我县部分城镇居民在享受我社金融服务带来快捷服务的同时,却因抵押物不足或贷款条件不成熟求贷无门而苦恼不堪。资金的紧缺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步履艰辛,甚至与发财致富失之交臂。这种“望贷兴叹”的现状,从我社风险可控制度而言,在防控环节降低了信贷风险。但从发展角度而言,挫伤了客户创业的积极性,也阻碍着经济的发展。面对现状,我们可以尝试打破格局,大力创新。可以在风险防控的情况下,走探索以软资源担保贷款的新路子,用这种新方式鼓励和支持有志者创业,挖掘、发展和扩大更大的信贷市场。
    (三)通过调整贷款现有结构,定位市场、拓展信贷业务。为进一步凸显我社在整个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我们要用创新的思想,良好的方法做好市场定位。在全力开展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同时,调整我社现有贷款结构,实行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客户之间或自然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保贷款方式,以点带面,做实做精农信业务。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支持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四、加强内部管理、以创新为载体,全面支持工业化建设。

(一)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在为社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自身不能忽视风险管理的存在。在支持工业发展的同时,要把风险管理看作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认真落实好各种风险管控制度,才能为工业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我们要本着为大众服务的出发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的自律行为,增强风险意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要把内部管理建设与宏观调控的原则进行有机结合。在信贷方面,要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形成约束力。将授信管理与行业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对当前内控建设尚存在的漏洞,要竭力弥补、努力完善,避免违纪违规行为发生。对此,相关部门要狠抓管理,积极落实,明确责任,从源头上减少风险隐患的产生。
    (三)要以创新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工作的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围绕我县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新变化,以“信用村”、“信用镇”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行“阳光放贷”,支持农民扩大生产和实现规模化经营,增加收入;积极配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农产品的工业园企业,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对汽车消费、房屋装修等消费性贷款发放实行灵活管理,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风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