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合规掌舵 稳步前行

阅读次数:1219来源:工商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杨霜  2022年3月14日

“戒尺”,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里,老先生的戒尺是他最难忘的记忆。经过老先生一次严肃的批评后,鲁迅在课桌上刻上了“早”字,从此他这一生都受益。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合规”,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工总行16字合规文化核心理念——合规为本、全员有责、风险可控、稳健高效,就像是那把“有益”的“戒尺”,引领着全行员工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风险观和业绩观,为诚信服务客户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保障。 

内控合规“价值创造年”活动开展以来,工行遵义分行陆续开展了合规专题课及警示教育讲堂,定期下发《案件警示教育专刊》,我所在的工行遵义赤水支行开展了“走出去”、“请进来”警示教育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做好合规与案防工作是维护金融安全的迫切要求,是银行稳健经营的本质需求,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

作为一名基层经营管理者,首先自己要正己守道,蹈矩循规。将制度学习规范化,在员工中树立合规意识,克服被动合规心理。让员工在接触到每一笔业务时,就要想到必须进行合规风险的审查,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以便及时整改。将法律知识和监管要求普及化,让员工办理每一笔业务时,就要明晰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将警示教育常态化,把案例针对关键岗位作出深入剖析,举一反三,不要把学案例当做听故事,要把自己变成故事里的人。

强化内控手册的运用,加大排查和惩戒力度。分管行长必须要对专业内控手册了熟于心,每月列出检查要点,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如双录问题为何屡查屡犯,是硬件设备问题,是业务水平问题,是思想认知问题还是飞单私售,如现场管理人员为什么日终未对柜员轧账“三清”进行监督,未对管库人员入库现金进行卡把核对及入库封箱过程进行监督,是对新的制度不清楚,是一时工作疏忽还是责任心问题等等,都是制度排查通报处罚后需要经营管理者细致地去分析产生问题背后的原因。

在我看来,风险管理最大的短板是习惯代替制度,我们查出问题,员工最多的回答是“习惯了”,很大程度说明员工对于合规意识没有完全入脑入心,没有形成肌肉记忆,没有真正认识到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会让有心之人有什么可乘之机。更未想过也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小的习惯可能会给行内带来的业务风险、声誉风险甚至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要洞若观火,在与员工日常谈心谈话或在家访中了解员工八小时内外的生活、家庭情况、投资消费、社会交往等等,结合该员工工作状态,精神状态综合判断该员工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如有问题应及时采取管控措施,上报上级行,从源头上遏制风险隐患。 

合规是一辈子的事,但违规却只在一念之间,要深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合规与案防的重要性。合规不是一日之功,是要慎始如终地做到心中有“戒尺”,眼中有明灯。让合规理念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合规掌舵,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