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遵义农信聚焦“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突出任务,在“学思践悟”四字上下功夫,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赓续红色血脉 在“学”上做实功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拜谒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走进四渡赤水红军渡口,寻访红军战斗遗址,瞻仰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
作为红色传承引领地,遵义11个县(区、市)153个乡镇都有红军长征留下的遗址、遗迹。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遵义农信充分利用好这个天然的“红色基因库”,共开展革命传统教育150余场次,参加党员员工2500多人次,通过实景教学、聆听讲解、重温入党誓词、传唱革命歌曲等,深刻领悟“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作为信合文化发祥地,遵义农信重新修缮了贵州第一家信用社——桐梓元田信用社旧址,修建信合文化陈列馆,打造贵州农信信合文化教育基地,让干部员工不忘农信初心,牢记担当使命。基层员工还拍摄“农信初心故事汇”视频,听老信合人讲述农信故事。
遵义农信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社情社史教育结合起来,淬炼新时代“信合精神”。通过开展遵义会议精神专题宣讲、党组织书记上党课、举办“社情社史大讲堂”,在“遵义信合”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学党史”“学社史”专栏,把党史社史教育纳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和全体员工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忘根、不忘本、不褪色。
全体党员在学党史中汲取奋进的丰富营养,各级党组织用好专题学习研讨、政治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主阵地,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工委和行社党委的“第一议题”,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采取研讨、党课、宣讲、观摩、读书会、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努力推动学习更深一筹。
明确主攻方向 在“思”上谋实招
思路决定出路。当前,遵义农信改革转型到了关键时期。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改革转型发展工作深度融合,是遵义农信的又一务实之举。
通过学理论“上接天线”,党工委班子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遵义农信工作实际,坚持学思结合,把推进遵义农信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奋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主攻方向。
通过勤调研“下接地气”,党工委班子带着问题和研究课题,到基层行社、网点和党支部调研共30多人次,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50余场次,开展问卷调查120余人次,就“困难行社转型‘突围’”、“高质量发展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等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取得了积极成果。
关注热点、难点和痛点,茅台农商银行党委班子问计于民,到基层党支部组织召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与党员干部和员工一道,提问题、谈经验、说想法……大家说“掏心窝子”的话,诉衷情,吐真言,献良策。
遵义党工委持续开展班子成员帮扶联系行社和帮督重点行社活动,拟定方案帮督重点关注行社做好改革顶层设计、班子建设、员工思想教育、内部管理等工作,推动行社经营状况明显改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监管指标优化升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结合遵义农信实际,党工委班子提出了2021年下半年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控风险、防案件、夯基础、提质效”,聚焦开展普惠大走访活动和分层分类考核质效提升,切实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定位不准、日常管理弱化、基础发展不扎实、信贷营销乏力和发展质效不高等问题,力争解放思想快人一拍。
为群众办实事 在“践”上出实绩
产业旺了,百姓笑了。凤冈农商银行支持陈其洪站在1000亩连片的有机生态茶园里,笑逐颜开。目前,他已拥有了自己的茶业公司、“翠巅香”品牌、3000平米的生产车间和3条生产线。公司生产的茶叶“漂洋过海”,今年出口创收5900万元,带动80余农户增收致富。
凤冈作为全省第一家金融信用县,凤冈农商银行开展“学党史、抓党建、强业务”活动,大力开展“评信、增信、用信、护信”四信工程,聚焦解决“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等问题,创新金融产品、融资模式和服务流程,打造信用工程“升级版”。
该行瞄准肉牛支柱产业,推出1年还利息、4年还本息的“1+4能繁母牛贷”以及“兴牛贷”“牛链贷”等贷款产品。截至2021年6月末,已累计新发放牛养殖贷款约2亿元,惠及养殖户600余户、企业及大型养殖场8家、村集体经济组织3个。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遵义农信结合县域产业富集的资源禀赋,瞄准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坝区农业产业,创新推出了“茶链贷”“辣链贷”“竹链贷”“牛链贷”“菌链贷”等系列产业链供应链信贷产品。今年上半年,已累放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贷款10.38万户、60.08亿元,500亩及坝区农业产业贷款4.56万户、33.75亿元。
作为为群众落实的实事之一,遵义审计中心加强对接,与遵义市人社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在省联社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社保银行一体化”系统,开通了35项社保功能,创新了“人社+金融”合作模式,并组织召开全市“银社一体化”现场观摩会和“人社+金融”服务动员大会。行社纷纷组建“社保卡服务队”,进村入户为群众办理社保卡激活工作,截至目前,全辖14家行社已发放社保卡251万张,依托渠道优势开展社保政策和业务宣传,有效服务近600万群众,让党的惠民政策得到了更好落实。
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打造“黔农村村通”民生站点。遵义农商银行龙坪镇中心村便民服务点,叠加慈善、社保等民生功能,增加了慈善超市营业收入;绥阳联社茅垭镇中坪村便民服务点,打造“爱心驿站”,搭建“亲情小屋”,为空巢老人义务进行健康体检104人次,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用品66件、开展亲情视频连线12人次;凤冈农商银行龙泉镇凤翔社区便民服务点,为社区儿童开办“四点半学校”,辅导学生作业。广泛开展“农信黔行·让爱回家”活动,今年已走访慰问留守人员和空巢老人5万人次,赴省外开展农民工金融服务走访9万人次。
党史学习教育中,遵义农信推出了搭建市级人力资源服务合作平台、推出乡村振兴产品链、创建B2B供应链平台、打造“黔农村村通”红色站点和民生站点等十件实事,实现服务群众先行一步。
破解发展难题 在“悟”上求实效
发展才是硬道理。遵义农信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悟思想、悟原理,结合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方向,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感恩奋进,苦干实干,担当作为,奋发有为。
夯实基础,下好“先手棋”。一是推动“黔农村村通”转型升级。按照省联社“广覆盖、多层次、多领域、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突出形象升级、功能升级、管理升级、运营升级、服务升级“五个升级”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转型升级工作。截至6月末,已完成服务点升级占比42%。二是推动信用工程提档升级。2021年累计投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194亿元;农户信息更新面和农户贷款面显著增加,农户不良贷款和不良率明显下降。
未雨绸缪,下好“关键棋”。按照省联社决策部署,把“普惠大走访”作为业务转型发展破局的“关键棋”,未雨绸缪,积极备战。赤水联社成立了5个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下设14个工作组,从系列规划、产品管理、客户经理管理、现场振兴宣传工作等方面对普惠大走访活动全面细化、全面落实;汇川农商银行将机关业务部门的营销职能剥离出来,规划成立公司业务中心、零售业务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特殊资产管理中心,配套薪酬、管理和考核制度,为普惠大走访活动做好精心准备;遵义农商银行分批次对230名员工进行客户经理选拔业务培训,着力解决普惠大走访活动中客户经理“能走”问题……
主动作为,下好“制胜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遵义农信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全面落实省联社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启动会议精神,打造遵义农信乡村振兴“金融链”,开展产品链、供应链、数据链金融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遵义农信高质量发展。目前,在省联社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银社一体化”、B2B供应链、绩效考核系统等创新项目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开门红”获得审计中心第一名,务川农商银行获得行社第一名;在第二季度的“夏季攻势”行动中,存款保持稳定,贷款持续增加,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基础工作明显加强,分层分类考核实现了增比进位。截至2021年6月末,遵义农信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41亿元;扩大了“黔农云”认证覆盖面,提升了线上贷款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