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说,“平常心”最早是中国禅宗所倡导的,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如何是道”,南泉禅师就说:“平常心是道”。禅宗最早讲平常心,主要是说“大道”。
现在流行的“平常心”是什么含义?书中例举了三重意义。让我们一起走进“平常心”,跟随它的三个意义走进“不平常”……
第一,从容轻松。不疾不徐,葆有心灵的常态。事情一件一件从容去做,不在做一件时又兼做另一件,临到大事尤其要舒缓轻松一些。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尤其是在上班期间,不得急躁慌乱。我们讲速度,讲业务熟练,但不得心神不灵,举动毛躁、表现失常。我们讲服务,露微笑,谈专业。面对越来越规范的操作,我们摆正心态,按规定办事,按要求做好。
第二,忘怀得失。不骄不妒,维持情绪的稳定。这其实是极难的,谁能“受聘无喜色,被黜无忧色”?要想忘怀一些得失,至少先要懂得一点“淡”。
我们是个体,也是一个集体。工作中自私自利哪来的集体,没有集体又何谈集体荣誉?当然,我们的各种方案制度中都体现了这一点,需要优秀的个体,更需要优秀的集体。优秀的个体值得鼓励,但是优秀的集体值得奖励。互帮互助比相互推诿强,团结一致比一盘散沙强。一人抵不了越来越强的竞争力,一人做不到越来越严格规范的要求,一人也完不成各项任务目标。忘怀得失,我们是集体荣誉者……
第三,随遇顺处。不苛求,目标和手段都很平和。超越能力、违反大势,要求特殊且强烈,非如何如何不可,都不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要有忍受不完美的气量。
其实忘怀得失,随遇顺处,在我看来谈的是一回事。不做伤害同事的事,不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事,也不做违反规定的事……面对竞争,只能奋发图强,团结一致,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能力。虚心请教,做优秀集体里的优秀个体……
平常心,的确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