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选自雷锋日记
在贵州银行遵义分行
有一批新时代的“活雷锋”
他们默默的坚守
在工作中践行“雷锋精神”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感动
用自己的行动续写着“雷锋日记”
这次新系统上线,是“雷锋”坚守的!
“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持着你生活的岗位?”
——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0年11月10日深夜
事件:贵州银行习水县支行营业部会计主管罗丽莉,入行9年来,她历经了两次贵州银行新系统上线,第一次,当时的她已有八个月身孕,依旧每天加班加点到深夜,和同事们一起清理档案,不小心滑倒,所幸胎儿无恙,产假未结束,她便提前回到工作岗位,婆婆只好将孙女送到单位,她找了一间办公室,匆匆给女儿喂食。第二次,也就是2020年11月初,正值贵州银行新系统上线之际,她的外公外婆却相继离世,可是,新系统上线刻不容缓,大量数据要清理,很多数据由她统筹,为了不耽误上线工作,她始终坚守岗位,没有离开。2020年11月10日深夜,同事发现她躲在角落默默抹眼泪,再三询问才了解,原来她刚满10个月大的二胎女儿在当天被发现手指无法正常伸直,为了不耽误新系统上线,她却没时间陪同孩子去医院治疗,愧疚之情让她抑制不住掉下了眼泪。
这个村实现产业扶贫,是“雷锋”帮扶的!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
——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0年11月24日上午
事件:2016年,根据组织安排,贵州银行遵义分行的苏诚臣到了务川自治县泥高镇老鹰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老鹰村地处海拔12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支柱产业匮乏,农民收入微薄。在驻村期间,通过苏诚臣实地走访了解到,老鹰村家家户户都有养殖各类农产品,且品质优良。他马上将老鹰村的情况向遵义分行汇报,分行了解后捐赠了30万元帮助该村成立特色农产品公司,助力老鹰村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
经过几年的驻村,2020年,该公司借助“幸福家园电商销售平台”销售老鹰村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达200万元,累计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增收。苏诚臣用自己的行动续写了“雷锋日记”,2020年11月24日上午,苏诚臣产业扶贫托起群众致富梦的故事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得以宣传报道。
这些服务,是“雷锋”温暖的!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0年12月21日上午
事件:清晨,网点还没正式营业,一位中年男性便来到贵州银行南白支行营业厅,他神情焦虑、六神无主。大堂经理杨寿琴主动迎上并询问道“先生,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他告诉杨寿琴因为儿子得了重病,在重庆第三军医院就医,因为没有社保卡无法办理住院,他连夜赶回来为了办理社保卡,一个半小时后就必须坐动车回重庆。这位七尺男儿说道难处时几近流泪,杨寿琴立马查阅了他提供的开卡资料,在符合我行代理开户的要求后,如果按正常流程办理业务,这位父亲肯定赶不上动车。于是杨寿琴立即向前面的客户解释这位先生的特殊情况,在客户理解的情况下,让这位先生插队办理了社保卡,解决了客户燃眉之急。该客户很感动,临走时说在贵州银行感受到了温情。
几年来,杨寿琴一直坚持在客户焦虑烦躁时,送去一个亲切友好的微笑;客户孤助无援时,送去一个安慰;客户迷茫困惑时,送去一个专业切实的建议,用实际行动续写着雷锋日记。
这次诈骗,是“雷锋”阻止的!
“无论什么时候都关怀、爱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不息。”
——选自雷锋日记
时间:2021年2月9日下午
事件:《雷锋日记》中这句话语和这种精神,被来自贵州银行赤水市支行刘朝鉴用行动续写着。
刘朝鉴是赤水市支行一名普通前台员工,2021年2月9日下午他接待了一对年长夫妻来网点汇款,这对夫妻在填写汇款凭证时,他细心地发现夫妻两不停慌乱翻看着手机上收款人的姓名和卡号,多年的前台经验使他判断出汇款可能有问题,他立即询问夫妻俩是否认识收款方,连续两次夫妻俩均摇头表示不认识。出于职业的敏感,他一下意识到客户可能遇到了诈骗,他立即停止手头操作,叫来大堂经理对客户进行了详细询问。果然客户是接了一通自称是公安局的电话后才来转钱。在大家的耐心解释和引导下,这对夫妻才停止了汇款,刘朝鉴的细心避免并挽回了客户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新时代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和外延。生命若能活出它最本质的光彩,才是平凡中的伟大。
谨以此文向雷锋同志致敬!
向贵银遵义“雷锋”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