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青年工作动态

乘风破浪的职场“小白”

阅读次数:1816来源:建行遵义湄潭支行  作者:何娇娇  2020年8月27日

三周岗前培训,转眼而过,有收获的珍贵,也有失去的遗憾。回想第一天来到贵州遵义湄潭支行,迈入岗位,真正成为一名“社会人”,紧张忐忑无所适从,而随着前辈老师孜孜不倦地指导,经过一周的学习操练看得见的成长让我开始能够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落落大方。

从“同学”到“同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个特殊的七月告别了懵懂无知的学生时代,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进了建行这个大家庭,开始了我的职场生活。“新同事,快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从支行行长说“新同事”三个字,我明白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同学”了,我突然开始怀念着以前的学子岁月,联系了自己所熟的学弟学妹,告诉他们学生时代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初到时,新的环境让我感到有些拘束。“食堂的饭菜还合口味吗?”“还适应吗?”行领导细心地询问我们的情况,给我们新入职的两个新行员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好些问题。原来“领导”也不是想象当中的那么严肃恐怖,更多的是亲切领导对我们说,现在的我们就是从零开始,拥有对工作的激情,一时的热情人人都有,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保持初心,时刻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建行这个平台上,未来的工作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心怀梦想,以勤奋和能力为阶梯,在有限的时间,走到更高的地方,才能欣赏更美的风景慢慢的,在这里,我有了一种归属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虽然曾经的学生岁月一去不复返但是在这里,我收获了更多

从学校到乡村

其实,入职的第二天,我们并没有去网点而是参加 “金智惠民  乡村振兴”万名学子暑期下乡活动。我们在遵义湄潭不动产登记中心参观了湄潭茶文化以及茶制品,其中包括大数据研究的茶销量统计和茶生长环境监测,智慧科技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我渐渐意识到,智慧科技也能推动金融业的发展,第一次接触并且知道了“新金融”

“走出网点的银行更多了些人情味儿!”我们去了茶叶基地,宣传新金融知识到乡到茶地,给农民普及金融知识,提供农民的金融意识,同时也算是宣导国家政策,意义非凡,我们都富有激情然后我们去参观了中国茶博物馆,一到门口,映入眼帘的便是简单又复杂的制茶机器,说它简单,是因为原料基本上都是采用木材,说它复杂,是因为这些器具都非常精致,肯定是老一辈人精雕细琢研制出来的,都是他们智慧的体现最后,我们一群人来到了云贵山,在山顶,我终于懂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意境,也终于理解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心情,一眼望去,天际彷佛一幅画,美不胜收。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新金融就是要走进千家万户,润泽千行万业看着这幅景象,我不禁想起了入行培训时老师的授课了。

从“想象”到现实

听长辈,在银行工作,没有风吹日晒,没有汗如雨下,吹着空调数着钱,看起来光鲜亮丽,风光无限当然,包括从前懵懵懂懂的我也这样觉得。事实是当我上班一周后,我才明白,单调而虚无的大堂工作、从早到晚的站立服务、千篇一律的材料审核、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条条框框的工作制度、服务工作的不稳定性我问自己为什么选择建行,却一时之间答不上来。直到有一天,我帮助一位奶奶取了排队号并带她到等候区等候,业务办完离开时,她笑着对我说,你们建行服务态度真的太好了,那一瞬间,我想明白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意义。现实和理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只要心态向上,再大的区别,都是迈向成熟的阶梯。

来到支行网点,智慧柜员机的多功能让我震撼,客户的精准识别,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都让我暗暗点赞。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作为客户去取款机取钱,也许是网络金融的发展迅速让我久没有用到现金,我竟忘了带银行卡,本来觉得今天是白跑一趟了,突然间看到了几个字:龙支付取款,惊讶于建行的金融科技,虽然是这样不起眼的功能,但却是最实际可用的,心里暗暗窃喜能够加入这个大家庭,幸运。

初入职场,道不尽的言语,纵使有浅滩暗礁,应也挡不住我们“新血液”乘风破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