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我希望快点长大能出去旅行,感觉每个能踏足的地方都很有意义,或山或水,或俊俏或涟漪。
高中之后前往北方读大学,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北京,去故宫去长城,去看我们敬畏的紫禁城和巍峨雄伟的山峦,这些地方都有历史的沉淀,每个人都会在天安门前驻足留念,再径直前往城内深处。其实很多人不懂古建筑的神韵,不了解这个地方发生的故事,只感觉是中国人就必须要来这里,毕竟“来都来了”。接着去的是华山和兵马俑,险峻的山崖,边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坑道中的士兵排列整齐,和前者一样,是为了守护,或护佑亡灵,或保护生灵。
旅行也只是想换个地方待待,四处闲散游走在不同的景色中,看着来往的游人,有的行及匆匆,有的漫步悠悠,在山林间深吸一口弥漫的水汽,有着甘甜、清新感,惟愿能在此长居闲定。环境可能会影响心情,聒噪的城市压迫着人们,而心旷神怡的树林和花草可以缓解压力,停下脚步歇息一会,让精神放松。
去过三次海边,波浪卷着细沙翻涌上岸,又很快退却,光脚踩在浸湿的沙土里,烫乎乎的、暖乎乎的,包裹着你不让你轻易行走。有两次去都是淡季,人不多,玩得很开心,踩水呼啦啦的和朋友嬉戏。另一次去的时候是春节,进去的路上就一直堵着,完全消磨了你想见大海的喜悦,沙滩上也是人满为患,不敢轻易下水,看起来就很可怕,随便看了看便转身离开了。
旅行现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但以后能珍惜每一处所到之地,体验每一次愉悦,放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