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边境,有一条边境巡逻路叫“阿相比拉”,意思是魔鬼都不敢去的地方。在这条巡逻路上,戍边战士要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背着七十公斤重的物资装备,翻越雪山、趟过激流、穿越森林,整条巡逻路走完,需要五天四夜。在这里,没有界碑,戍边战士就是移动的界碑。年轻战士杜富强已经在这里巡逻四年了,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并不后悔来到这里,因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使命所在,这不仅是杜富强作为一名军人的担当,也是他对哥哥杜富国的保证。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10月11日的下午,在中越边境的一次排雷行动中,杜富国和战友正在进行排雷作业,一枚加重手榴弹突然爆炸,杜富国将战友紧紧护在身后,“你退后,让我来”是他在负伤前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最终战友只受了皮外伤,而杜富国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和双手。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击垮这名军人的意志,尽管每天都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尽管康复之路困难重重,杜富国却说,“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敌人”,而他坚信,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
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在疫情期间,杜富佳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忙碌。但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去武汉,想去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说,“哥哥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一直激励着自己,到前线抗击疫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终于在2月21日,杜富佳如愿踏上前往武汉的征途,去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杜富国的三弟杜富民是一名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在医院发出抗击疫情倡议后的第一时间就提交了请战书,但由于工作年限短未能如愿。虽然没能去到前线,但是杜富民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坚守在自己的“战“疫””阵地上。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养形成的一种道德文化氛围,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来的第一个课堂。他们的家风是最好的体现,杜富国的精神也始终激励着弟弟妹妹们,一个个前赴后继,不畏艰难困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杜家四兄妹如今身在不同地方,身在不同岗位,但他们都各自奔向了自己心目中的“阿相比拉”,他们都作出了相同的选择——坚守岗位,不忘使命。
在西藏边境,有一条边境巡逻路叫“阿相比拉”,意思是魔鬼都不敢去的地方。在这条巡逻路上,戍边战士要在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背着七十公斤重的物资装备,翻越雪山、趟过激流、穿越森林,整条巡逻路走完,需要五天四夜。在这里,没有界碑,戍边战士就是移动的界碑。年轻战士杜富强已经在这里巡逻四年了,这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并不后悔来到这里,因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使命所在,这不仅是杜富强作为一名军人的担当,也是他对哥哥杜富国的保证。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10月11日的下午,在中越边境的一次排雷行动中,杜富国和战友正在进行排雷作业,一枚加重手榴弹突然爆炸,杜富国将战友紧紧护在身后,“你退后,让我来”是他在负伤前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最终战友只受了皮外伤,而杜富国却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双眼和双手。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击垮这名军人的意志,尽管每天都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尽管康复之路困难重重,杜富国却说,“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敌人”,而他坚信,一切困难都可以战胜。
他们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在疫情期间,杜富佳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的工作紧张而忙碌。但她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去武汉,想去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她说,“哥哥那句‘你退后,让我来’一直激励着自己,到前线抗击疫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终于在2月21日,杜富佳如愿踏上前往武汉的征途,去到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杜富国的三弟杜富民是一名刚毕业的年轻医生,在医院发出抗击疫情倡议后的第一时间就提交了请战书,但由于工作年限短未能如愿。虽然没能去到前线,但是杜富民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坚守在自己的“战“疫””阵地上。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养形成的一种道德文化氛围,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来的第一个课堂。他们的家风是最好的体现,杜富国的精神也始终激励着弟弟妹妹们,一个个前赴后继,不畏艰难困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虽然杜家四兄妹如今身在不同地方,身在不同岗位,但他们都各自奔向了自己心目中的“阿相比拉”,他们都作出了相同的选择——坚守岗位,不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