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催收难,用对方法是关键。”好的方法可以使贷款催收事半功倍,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需要做好前期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清收工作,现就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分类催收,条分缕析,有的放矢。处置不良贷款,最重要的就是收回欠款,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针对不同类别的贷款客户,必须事先做足功课,比如有的客户喜欢偶尔逾期,有的客户经营失败想逃脱债务,这时就需要客户经理深入借款人经营场所和居住地周边了解其经营和家庭情况,以此为依据划分客户,进而确定催收策略和“一户一策”催收方案。贷款催收要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确保在贷款人还款能力可承受范围内开展催收,增强催收工作的针对性,最大程度上收回本息。在不良贷款催收时,一定要做好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签收等工作,延续诉讼时效,防止贷款客户钻法律空子,确保有效维护债权。
攻心为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由于客户经理需要与庞大的贷款客户对接贷款、催收等事宜,客户经理单凭个人之力催贷有些力不从心,可以采取“领导统筹、客户经理分片、柜员协助”的协同联动方式,把全行的力量都凝聚起来,对不良贷款催收开展“车轮战”和“心理战”。对于逾期时间不足三个月的客户,由客户经理与客户沟通,督促贷款客户按时还款。对于逾期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客户,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如屡次违约的客户,催收人员要静下心来与客户“推心置腹”,增强情感共鸣,帮助制定合适的还款计划,“勤拿少取”,积少成多。再比如针对不愿意还款的客户,要深入了解客户是经济紧张还是还款意愿淡薄,理清思路,对症下药,确保按时还款。另外,客户经理和柜员联合催收贷款,并采取入户访、电话问、单位催等方式软磨硬泡,提升贷款催收成功几率。
软硬兼施,借力打力,合法合理。农商行贷款对象多为农户,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些借款人心存侥幸,以为时间长了债务自然就消失,一些借款人身在外地影响了还款时间。催款人员要充分利用社会关系网互相交织的特点,找到借款人所在公司领导或者亲朋好友,有担保人的要压实其担保责任,对催收借款人还贷形成合围之势,瓦解借款人的侥幸心理和心理防线。客户经理作为贷款催收的“主力军”,要到各村(社)结识当地的“能人志士”,双管齐下,既有利于寻找优质客户,又有利于贷款到期收回。在贷款催收过程中,偶尔会遇到借款人语气“强硬”或“胡搅蛮缠”的情况,这时候请出当地“德高望重”人士协助,更有利于贷款清收。同时,针对拒不还款恶意逃废债的客户,要采取黑名单公示、依法起诉等方式,倒逼贷款人按时还贷。
在不良贷款催收中,催收人一定要多练习沟通技巧,最好熟悉一定的基础心理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催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