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长大的过程中就会少一些年少时拥有的东西。
13岁大小的我,依稀记得脑子里装的不全是书本,还有着稀奇古怪的小梦想,不是那种理想式的梦想,而是很小,目光所及的事情,说出来还可能会遭人笑话的那种,现在想来也是很特别,有什么希望长着杂草的操场有一小块是属于我的,我可以在那里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希望能将自己好喜欢的一首歌的歌词记住,并完全能够背诵,这样就可以一路哼着回家。在没有做到的时候心里如同长着一颗小草,都不用风吹就能一直痒下去,直到找到一片学生基本不会去的操场角落,直到能够初步跟着旋律哼出来的歌词等等,那种快乐,没有很兴奋,却有一种大病初愈的放松感。
后来大一点的时候,当我走过我用累积石块方式来占据操场杂草的区域时,走过我第一次能全部一字不漏的唱出所有歌词的地方时,我都会想起关于这些小梦想所有的过程,并且让我一度否认那个“怀揣梦想”的小朋友就是我自己。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想着如何塑造自己的个性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然后就走上了非主流的道路,后来发现所有的同龄人都和我想的一样,做的也一样,那我岂不是随大流了吗,说好的要与众不同呢,然后我果断放弃这条路,回想起来还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想要与众不同的我在被我自己否认的那个年龄就已经做到了与众不同啊,一路走来,成长,青春,高考,毕业,所有过程中所发生的快乐和悲伤都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满足感,人越大,就越不容易满足,从而不知不觉的失去很多关于以前的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事情,还有爱。
失去和拥有伴随着人生命中一生的所有时间,或多或少,或重要或不重要,容易察觉的是物品,是现实,还有很多不易察觉的在不经意的时间里不分快慢的失去,比如喜欢的,不喜欢的,比如爱,除开男女之间的爱有很多种,世间所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可以通过爱来表达,也许是爱人,也许是爱护你们之间的关系。
世间万物皆有引力,亲人,朋友,爱人和自己如同天上的星星,相互吸引,相互围绕,但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网格中,你靠近其中一个,你便会增加你和另外两个之间的距离,越近便越远,直到失去它其中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在慢慢的发生,伴随着成长,你才会在不经意间发觉自己以前拥有的变得越来越少。
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我觉得不是社会阅历的变化让我感知最大,而是从孩子变为大人的身份体会最为直接,小的时候我们所要知道的,考虑的就像句号一样的小圆圈,仅仅只需要做到这一点点,一长大,这个圈也越来越大,怕的不是圈内的范围,而是圈外那些我们需要掌握的,会变得越来越多的东西,事情,人,关系,等等看着就觉得乱七八糟的一切。这一过程中我们得到的,学到的,知道的会越来越多,经过比较和审视,会丢弃和摈弃以前的部分,却很容易让我们怀念和可惜。
有时候觉得我们的人生就像水泥一样,被外界慢慢塑造成了现在的模样,棱角分明,极少的人能够做到打破自我,重塑新生。少了以前的源自满足的乐趣,少了三点一线的人际关系,少了自我,但年轻却已不再少了。生活是美好与残酷并肩的,我们所做的都只是希望能被生活所善待,再思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