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抓住一颗竹 守住一片绿----赤水农信助“赤水纸”走出国门纪实

阅读次数:2435来源:赤水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袁彰鸿  2019年5月9日

2019年4月17日,第26届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汇聚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中国优秀品牌企业参展,来自赤水的汇美佳源纸业、天月纸业、竹运纸业、升翔纸业等企业满载而归,分别获得了500-1000吨的成品纸订单。从此,绿色、环保的“赤水纸”走出了大山,登上了国际舞台。

推动“赤水纸”走出去的背后,是农信社支持实体经济的坚守。2019年2月,赤水市农信社向汇美佳源纸业、竹运纸业、天月纸业等企业累计投放贷款资金2680万元,用于企业购买原材料,集中生产,以储备货源,保证“纸博会”后有充足的货源销售。

向死而生,凤凰涅槃。2014年12月,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停产一年半后,被上海泰盛制浆集团整体收购。经过40天的重组,2015年1月13日,赤天化纸业公司生产出重组后的第一张漂白竹浆板。紧随而来的是原料涨价、市场低迷、设备老化、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再次面临发展困境,危急关头,赤水市农信社向企业注入流动资金40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资金难题。经多方努力,濒临破产的赤天化纸业公司平稳渡过难关,迎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新时期。目前该公司吸收320人就业,年缴税额2.8亿元,带动了1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链接原材料供应农户2900余户,为赤水市脱贫攻坚注入新鲜血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赤水市竹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132.8万亩,有300多种竹子。依托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走上了全竹造纸产业的绿色发展道路,向大山要效益,让竹子变票子。赤水市超绿公司是赤天化纸业公司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商,在全市14个乡镇设有竹原料收购及加点300个,每年供应原材料20万吨,销售收入1亿元,带动竹农创收9500万元。

一棵竹,平衡“生态”与“发展”;一个企业,连接“竹农”和“市场”。通过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赤水市超绿公司每月在赤水市农信社获得400-800万元的循环贷款资金,及时支付竹农的原材料货款,保证农户持续受益。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楠竹卖13块钱一根,杂竹530元一吨。八、九年前搞退耕还竹还要感谢村支书做工作,要不然我这些荒坡坡能长得出个啥子来嘛。”丙安镇艾华村的张大山津津乐道地聊着当年的往事。

全局谋划,做精做强产业链。赤水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工业,推进竹原料基地流转,完成赤天化纸业本色浆技改项目,新投产终端纸生产企业4家,全市人民期盼的“林浆纸一体化”实现全产业链。目前,赤水纸业全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实现从竹原料-纸浆-原纸-成品纸全产业发展。赤水市农信社始终保持支农支小的战略定力,充分发挥融资主渠道作用,精准服务竹产业链,重点支持赤天化纸业等企业向品牌化发展,推动赤水全产业成型。2019年3月,赤水市纸产业园区项目在沪与上海泰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该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占地面积1197亩,是贵州省目前最大的竹产业和纸产业项目,预计2021年园区全部建成。项目建成后,将增加赤水终端纸的产出,填补特种纸生产空白,增加竹林附加值,使绿水青山转化变为金山银山,变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让“赤水纸”走向世界。

依托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的交通物流优势,天月纸业公司2019年已经完成出口美国、韩国450吨。4月29日,在赤水联社园区金融服务中心办公室,汇美佳源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书生正在同信用社客户经理交流着开拓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的情况,“赤水纸”走出国门的脚步越来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