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业务浅谈

面对风险 经营风险 创造价值 —对效益覆盖风险命题的思考

阅读次数:3538来源:建行红花岗支行  作者:何英  2010年9月7日

2010年是建行在学习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一年。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经营模式的推陈出新,切切实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业务转型所带来的冲击。改革是创新、是继承与发扬、是与时俱进、是发展的基础上的再发展。在我们深入推进业务转型,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他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银行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也是一个以合规创造价值的行业。发展与风险控制是银行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个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或多或少会感受到的一种冲突。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市场中,我们如何做到“矛盾”的统一而不是“矛盾”的对立,如何统一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员工的认识,这个命题的提出非常的及时,是我们每一位员工需要认真学习和立足自身岗位认真去思考的命题。因为只有保持认识统一性,才能解决在工作中因对风险认识侧重点的不同导致的认识偏差,才能确保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用有效的风险管理助推动全行业务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不因认识的不统一和执行上的偏差出现抑制业务的发展的现象。

一、什么是银行业的风险,

“银行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其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这段话的解读,告诉我们银行的风险控制实质是经营风险,因为银行的获利主要来自于风险的经营,而银行的作用之一也是通过有效的资金运作来帮助资金提供者化解风险,谋取利益。而我们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使银行免遭损失和确保股东权益的长期提高,其目的在于为业务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银行从“经营货币的企业”发展到“经营风险的企业”,归根到底,创造价值最大化是毋庸置疑的,是其根本目的。

二、面对风险

银行作为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和控制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而每一个岗位的管理者或是员工的工作内容就是以他们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诚信和职业标准来判断、控制和管理风险,将风险管理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融入银行的经营管理中。

风险和利润(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对风险管理认识的片面性和认识偏差,对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和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一方面,往往错误地把风险管理摆在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上,不能正确地评价风险,不能正确地看待风险,认为风险管理是阻碍业务发展的。另一方面,又有可能简单认为少发展业务就可以控制风险,通过否定业务逃避承担风险,使很多该发展的业务发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银行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首先,应该改变以往对风险管理的偏见,将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有机地结合。任何业务都是有风险的,风险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风险点,客观准确的审视风险、判断风险,在克服风险的同时从风险管理中创造收益。风险管理绝不是业务发展的对立面,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而简单消极地回避。银行因其行业的特点,也不可能完全地消除风险,更不能片面地将风险控制理解为风险回避,而变相地将风险防范变为事前的拒绝。而只能是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

第二、在全行积极落实的“两个加强、两个拼抢”的工作中加强效益覆盖风险意识的引导与学习,加强部门间沟通,让经营部门、操作部门保持认识的一致,正确处理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目前。我行通过一年来业务转型的全面推进,各个岗位的已经逐步实现了从意识到工作方式的转变,全行上下都在积极践行转型工作。而更深层次的观念意识还需进一步和谐统一。只有根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才能步调一致、迎刃而解。只能正确的理念的建立,才能触及人的思想和行动,才能融入员工的思想意识,并自觉地付诸行为,各个业务环节才会处于一个更加良性的运行中,全行业务才会以更好更快的步伐的向前发展。

第三,加强各个业务环节制度的完善与有效性,不能因制度的执行造成对效益实现的掣肘,任何制度都是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不断的补充、完善、调整、创新。执行制度是为了保证银行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但如果某一制度的执行反而带来业务的不安全和效益的萎缩、流失,就应该考虑该制度是否过时、存在缺陷或需要重建了。保证制度的“与时俱进”和实效性,让制度真正成为一种特有的资源,让制度真正对于价值的创造起到有效的支撑、保障的稳定作用,让制度成为各项业务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加强各个业务岗位的执行力,用制度强化责任感,用问责来强化各个环节的执行力。

第四、考核一致性的激励与约束,在经营部门与操作部门间形成一致的风险与收益量化指标,加强考核指标相容性,用利益和责任的一致性驱动业务的发展。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感觉到业务的效益与责任与自身得失息息相关。使各个环节的增强协作战斗力,增加员工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推诿和人人自保的现象。

三、经营风险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的行业要快速健康的发展,全行都要树立以经营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有一比喻:“合规是碗、发展是饭,只有两者合在一起才是饭碗”。我们既要控制风险,又不能处处设防。银行的风险是行业特征所在。要懂得经营风险,商业银行是以盈利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企业,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本身就是风险。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业务发展健康和持续。不顾风险的发展和不顾发展的“零风险”都是不对的。风险管理并不是杜绝风险,而不能服务于发展目标、不讲效益比,单纯就风险论风险的风险控制,则无异于抛弃了银行生存之本。应从被动的风险接受者转变为风险控制者进而进化为风险经营者,并在经营风险的过程中,追求最大化的效益。

四、创造价值

“不畏风险所困”而停滞发展,也不要“不畏风险所累”而盲目发展,风险管理和控制并不是以牺牲发展与效益为代价的。商业银行作为企业法人,盈利是其首要目的,以取得最大效益为其基本原则,也即其效益性原则,其盈利性目标,是商业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和原动力所在。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盈利,并使利润最大化。这是由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决定的,也是商业银行的股东的利益所在。我们要更好更快的发展,以价值的最大化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真正实现效益覆盖风险。

省分行吴行长在“在学习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新年寄语中指出:“实现贵州分行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一个岗位意味着一份责任,每一个员工都要任其职,尽其责”。作为银行的一名员工,我们要勇于面对风险,善于经营风险,用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来成就这份事业,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为建设银行努力创造价值,这是新一代员工不可回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