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协调服务 > 文明服务

巧辩风险 中行员工火眼金睛识破虚假网贷

阅读次数:6042来源:中国银行遵义分行  作者:王明启  2019年4月16日

中国银行遵义分行提升案件防范敏感性,成功堵截一起网络信贷诈骗汇款风险事件。

4月11日下午,一名李姓客户神色匆匆地来到遵义中行万里路支行,大堂经理便迅速上前询问需要什么帮助,李某说她在网上借了贷款,但借款并未打到李某在我行的个人账户上,对方客服却要求其必须按约定的本息按月还款,李某万般焦急之下前来我行寻求帮助。

经过询问,大堂经理意识到李某的经历符合平时学习过的网贷诈骗案例情形,便第一时间向网点内控副行长报告。经内控副行长与客户李某深入交流了解到,李某因自身资金紧张,通过某网站下载了一个名为“蚂蚁借条”的APP,并通过该APP提供了身份证号、我行银行卡等信息,拟借款2万元人民币。前期客服称因李某资信达不到要求需要“包装”,李某按客服要求先期支付了1200元“包装费”后,客服告知李某,称其提供的卡号有误,并且网贷公司已将2万元的贷款汇至错误的卡号上,中国银行已将该错卡冻结,同时强行要求李某从本月起,必须按照约定的本息按月还款。李某向客服重新提供了卡号,请求该网贷公司将2万元贷款重新汇至正确的卡号里。客服表示由于李某前期提供卡号有误,责任在李某,如需将2万元的贷款重新汇至正确的卡号上,需8000元的手续费。李某向内控副行长表示,她准备汇8000元的手续费给对方,把贷款转回来(李某主要是通过QQ与客服交流,并向支行内控副行长提供了相关聊天记录) 。

支行内控副行长根据李某述叙情况,从专业银行人的角度帮助客户仔细分析:一是客户卡号错误,款项不可能汇达客户账上;二是正规金融机构不会无故冻结客户账户;三是贷款不可能收如此高额的手续费。通过系列分析,基本确定客户遭遇网络诈骗,提醒客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同时,支行内控副职进一步向客户讲解了个人征信、网络贷款、金融诈骗等金融知识,针对日益频繁、触手可及的电话推销及颇具创意的网络贷款推销,教客户如何做到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引导消费者提高金融素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目前,客户已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候进一步处理。因我行工作人员的及时阻止,使客户避免了遭受更大的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