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用心守护灵魂的家园——读《追问》有感

阅读次数:1221来源:遵义新蒲长征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杨松  2018年12月6日

初次接触《追问》这本书,记得是在一个书店的书架上,当时也只是随手一翻,然后就放下,并没有太多在意。

再次听闻《追问》,是在行里的大会上,行领导说起了里面的一些经典案例,生动,却令人警醒。

而深入了解《追问》这本书,是在行里统一发放这本书以后,封面上的几句话,犀利,震撼,深刻:

“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工作闲暇之余,认真看起了这本书,这一看就无法收拾,里面的故事生动形象,对话犀利直白,人物活灵活现,情节交错复杂,整本书就如同一本《故事会》,恨不能一次性读完。书中的主人公个个都是业内精英、行业翘楚,或身居高位、显赫一时,也曾兢兢业业、劳苦功高、贡献巨大,却因一时放松、心存侥幸,继而理所当然,明目张胆,最终因一穴不守,致千里之堤全线溃败。

看书的过程中,所有的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反映的现象和问题也是直观的。诚如中央党校出版社三编室主任王君在评价这本书时所说:“这本书这些原汁原味的事实放在这儿,没有进行更多的分析,它的价值就是给我们的理论者,给我们的思想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版本,一个病历。”

说其是一个病历,不如说其是一面镜子更贴切,病历需要通过医生诊断方能得出结论。说其是镜子,因为只要你敢往镜子前一站,它就能将身上的问题直观的呈现出来,虽然可能只是外在的问题,但至少经常照镜子,就能发现更多问题,常揽镜自照,方能查找不足,从而修身正己,提高修养。通读整本书,我们也能通过一览书中人物的成长、成功和溃败轨迹,从而守底线,知敬畏,时刻反思自身内心与行为,督促自己成长。

看书过程中,我想起曾看过的贵州省曾出版的一本本土反腐专著《没有家园的灵魂》,其中深刻剖析了时任贵州省原副省长刘长贵、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贵州省原农行行长及副行长等人如何一步步走上高位,又一步步走向腐败犯罪的历程,作者在书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起码得有个心灵之家,七尺血肉之躯的家好找,而精神灵魂的家难寻。人是需要有敬畏感的,守住我们灵魂的家园,心中始终怀有一种敬畏感,实在是我们避免重蹈覆辙、避免失足、远离犯罪、远离失败的不二法门……”

看完整本书,内心五味陈杂,以至于最开始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写一篇读后感。我相信人的内心一开始肯定都是纯净的,人的灵魂的家园也是纯净和美丽的,而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短暂的旅程中,保持内心深处的那份最初的纯净与感动?如何才能用心守护灵魂的家园?我也在追问我自己。

最后,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部电影《大鱼·海棠》,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

“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任何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漂泊了很久,寄居在一个躯壳里,忘记了家乡的一切。但每当它看到、听到或感受到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时,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动,它知道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它的故园,那似曾相识的纯净和美好唤醒了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