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10月28日轰动全国的公交车坠江事件吗?据今天刚好一个月,随着时间的流逝,事件也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是事件真相带给我们的触动和反思,却不该被淡化。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15人不幸遇难的事实真相竟是公交车线路改道,一位女乘客错过下站,与公交车司机发生争执引起。当官方公布这个真相时,举国哗然,随之愤恨和谩骂声一片,各种评论不断:有人说应该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有人说应该保持一份热心肠及时劝阻;还有人说应该做一个有规则意识的人……众说纷纭,都有自己的立足点,但是最后的总结却很贴切:“2人争执、3秒互殴、1人错过了一站、14人错过了后半生”。看似小小的一件事,其引发的悲惨结局却给多少无辜的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创伤与悲痛。
时常我在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位女乘客,会不会以不死不休的撒泼方式要求司机中途停车?我想我不会,错过了一站,那就在下一站下车,多走一站路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公交车中途停车,那是违反行业规则;假如我是那位公交车司机,会不会不甘被殴,右手脱离方向盘而愤怒还手?我想我会有不甘,但应该是将公交车停放在安全路面后,电话报警的方式缓解我的愤怒。而脱离方向盘出手还击,那是违反交通规则和职业操守准则的行为。公交车坠江事件被充分关注和报道后,你会发现其实类似的事件以前有过,之后也在陆续的发生,有效的制止,避免悲剧的发生变得越来越被推行。
公共服务行业,发生如此惨烈的事件,让我们从事金融服务行业的从业者同样感同生受。对普通百姓提供的金融服务,或许不存在把握方向盘决定一车人性命安危而引发悲剧的情况,但是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同样是害人害己的存在。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许只是一名普通的信贷员,无视规则违规放贷,给企业带来大量的不良资产造成的损失一经追究,同样会令信贷员身陷囹圄;也或许在贷款放贷时违规向客户收取的手续费、按贷款金额以一定比例提取好处费等等,这其实是对行业声誉的一种诋毁行为,一经查实可能面临员工下岗、企业名誉受损的双损局面。
从行业监管部门开出的那些巨额罚单就知道,规则不只是一个口号,行业规章、职业操守、道德纲常就应该是植入我们心中的一把戒尺,规诫着我们的言行。让我们对规则常怀敬畏之心吧,避免可能的悲剧,让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