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人人都在飞奔。中午我们还在京城就着着雾霾,吃着烤鸭,几个小时之后,我们便出现在遵义,和朋友谈笑风生。那些消失的时间就像黑洞,而我们不知从何时起,就习惯了拿速度去对抗改变,仿佛我们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不被留在原地。
以前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一下午就可以看完书的一半。“惊艳”的体验往往源自一篇文章里,或是一本拿起、放下,放下又拿起的小说中。而现在,我们会把更多的,或者说是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微博、抖音、朋友圈里,其实那只是分享生活的工具,而不该是生活的全部。正如昨日,百无聊赖之际,我在朋友圈刷到有人晒出了自己作的画,题名“耿耿星河欲曙天”,羡慕之余,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来自那副画的生命力,从一张白纸变成一个故事,这仿佛是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我喜欢画画,闲来无事时偶尔会花些时间去临摹一些动漫人物,也想过正儿八经学一学,可总因这样那样的理由便把这事搁置了。所以,更加羡慕那些坚持下来的人,他们懂得何为消遣,肯花时间与自己作伴。能歌善舞也好,能言善赋也罢,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大多都是有趣而可爱的,让人心驰神往,想要结识。
常言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何为有趣?我以为,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无论顺逆与否,都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兴致盎然。他们有坚持,有主见,不被当下的流行所迷惑,不被大众的喜好所束缚,总是透露着潇洒的姿态。
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曾说:“人是世界上唯一预先知道自己要死的动物,人类要根据这种条件作出的反应,就是不断地‘行动’,从而证实自己的存在和价值。”那为何不放缓步调,多用心挖掘生活中的趣味,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名留青史,可我们能够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