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家里的日子也不赖”。他怀揣梦想,用在外面打拼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在新南镇政府的鼓励和湄潭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短短几年时间,在新南镇羊叉坳村返乡创业成功,让这里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示范基地,目前,他的鸡舍里还存栏30000多羽蛋鸡,每天可收获13000多枚鸡蛋,每月收入20余万元,资产已达200多万元。
他就是季泽江,贵州省湄潭县新南镇羊叉坳村艾子园组人,现年47岁,20岁外出务工,吃苦耐劳,专心学艺,在一个养鸡专业村打工,学会了科学养鸡技术。2008年在翁安县珠藏镇建了一个蛋鸡养殖场。
创业之初
当时新南镇镇长是羊叉坳村人,听说季泽江在外地建有养鸡场,发展良好,于是联系其是否有意愿回乡发展养鸡,季泽江马上就答应了。就这样,2012年初,季泽江撤回部分资金,开始了回羊叉坳村办养鸡场的筹划。虽说满怀创业激情,可资金、场地、政策这些硬件要求,还是让季泽江的创业有些步履艰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在他为资金缺乏而焦头烂额的时侯,新南分理处信贷员上门来了,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为季泽江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了10万元的小额贷款,化解了他的资金燃眉之急。
创业之路
季泽江看中了羊叉坳村委会旁的一片空地,村委会干部立马帮他协调并迅速办好了手续。镇里还让他参加了创业培训。创业之初,资金紧张,鸡舍是亲戚朋友挑砖抬瓦建起来的,买饲料、除鸡粪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孵化小鸡整夜不敢睡觉,早上5点多钟就得准时去给小鸡喂食,几个月来他几乎没离开过鸡场,浑身都是鸡粪味,大家都开玩笑称他为“鸡总”。
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资金需求也不断加大,从2013年到2018年,新南分理处累计向季泽江提供信贷支持190万元。养鸡场从当初2000羽蛋鸡一个小棚起步发展到现在6个大棚、30000多羽蛋鸡,带动周边养殖蛋鸡农户10余家。作为村里面带头致富第一人,带着乡里乡亲迫切的致富愿望,坚定了他扩大规模的决心,也成了镇里的知名人物。
创业成功
季泽江的养鸡场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鲜蛋销往镇各中小学、超市以及遵义、贵阳等地。但季泽江并不满足,他还有打算:一是资金回笼后,将继续扩建鸡舍;二是让养鸡的副产品产生利润,把鸡粪加工成有机肥,让废物变成宝贝,变成钱;三是进一步增加科技含量,建成全自动化一体的向特色养殖、绿色养殖的方向上发展。季泽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