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散文诗歌

怀念慢时光

阅读次数:1508来源: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  作者:罗琳楠  2018年7月27日

现代都市剧里,背景城市无外乎坐落在北上广深,随处可见优雅自信的女白领、成熟稳重的男精英,还有贯穿始终的快节奏。高跟鞋踩踏的声响格外清晰,地铁站永远挤满了上班族,早饭在公交车上匆匆解决,然后一车人顶着大葱包子、鲜肉烧饼的古怪味道分道扬镳。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分外凝重,仿佛迟一秒这世界就要分崩离析。

端午节去了一趟成都,比大街小巷的美食、鳞次栉比的商店、憨态可掬的熊猫更吸引我的,是成都人无处不在、深入骨髓的“慢”。可以耐心排上几个小时队只为吃上垂涎已久的串串,天塌下来先搓一圈麻将再说,工作再忙也要分出时间晒晒太阳,约上三五好友逛一下午太古里,人人悠然自得,有种闲适安逸的气魄。

曾几何时,几乎消失不见的绿皮火车成了怀旧的代名词。动车和高铁轰轰烈烈的来了,将绿皮火车挤入了时代的缝隙,快速高效取代了老旧拖沓,也带走了一代人的记忆。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讲述沙漠里的白杨,笔者乘火车前往新疆,路途遥远黄沙漫漫,只有一列火车沿着轨道缓缓行驶,擦过身边一颗颗笔挺的小白杨。

从前的日子很慢,成都到上海很远,高铁尚未横空出世,飞机是有钱人的奢侈品。绿皮火车停停靠靠,每一次到站都像是完成了一点进度条,车上的旅客因为长时间的枯坐面色晦暗,车厢里永远弥漫着盒饭与方便面的味道。窗外的日光渐渐变淡,你听到列车员扯着嗓子喊:“花生瓜子矿泉水”,然后在哐当哐当的声音中沉沉睡去。

从前的日子也美,河滨公园尚种着几株柳树,夏天的傍晚,总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在树下纳凉,手里摇着一柄蒲扇,送来丝丝凉风,眼睛微阖,安宁平静。凤凰山的广场上,练太极剑的老太太满头银丝,精神却矍铄,背负长剑,剑柄上系着红穗。你看她舞剑时动作轻缓,神态从容,燥热的心也不知不觉静下来。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快节奏已经不知不觉间渗透我们的生活,吃饭狼吞虎咽、开车紧赶慢超、排队频繁看表,我们在“快”的节奏下享受便利,也在“快”的高压下疲惫不堪。人生几十年光阴,偶尔也不妨试着慢下来,去聆听心声、重拾阳光。工作日忙成陀螺,可是抽一点时间泡上一杯碧螺春,看茶叶慢慢在水中舒展,茶香袅袅,未尝不是忙中取静;深夜加班赶报告,抽空片刻犒劳饥饿的胃,煎一个溏心蛋,红肠切成章鱼状,挂面碗里搁一勺猪油,雪白的面条和碧绿的菜叶在锅里沉浮,慢时光里享受孤独的美食。

又想起江南腹地,慢悠悠的吴越人家,一盘瓜果、一壶清酒,草木葱茏,动静皆宜,小院里一坐便是一下午,恰如《浮生六记》所写——“不必作远游计也”。盛夏时分,暑热难消,放慢脚步,学一遭成都人的闲散、江南人的悠然。“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若能在万家烟火里寻一处清凉地以消长昼,想必人间至美不过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