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站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口,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过去的片断一页一页翻回眼前。
我们十岁相识,一见如故,一个喜欢闹一个喜欢静,一个喜欢说一个喜欢听,就像那首歌里唱的,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经常躺在一个被窝里互诉着青春期小姐妹的那些关于感情关于初恋的小心思,我说着,你笑着,在别人的眼里我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渐渐地我们长大,各自进入不同的大学念书,毕业后,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结婚后,我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活,没能太多的参与彼此的故事,但那份挂牵和想念一直都在。得知你预产期在即,正准备着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最近需要注意的事项,我却接到了妈妈的电话:“XX昨天在医院抢救,说是预产期到了在家待产,突然地胃出血,吐血拉血,送到医院医生建议赶紧剖腹,可是由于失血过多,子宫缺血孩子缺氧没能保住,大人又休克抢救了好半天才抢救过来,你去看她的时候不要提……”后来妈妈叨叨些什么我根本没听见,只觉得脑袋里一阵嗡嗡作响,眼泪一颗一颗往下掉……眼前都是满头大汗的医生站在手术室门口对着焦急万分的家属说“我已经尽力了”的狗血剧情。
第二天,医生说情况已经稳定,可以从ICU转入消化内科,我便早早的候在了ICU门口,见她面如纸白,很是心疼,她嘴角扬了扬:“姐姐,今天不上班啊?”“嗯,来看看你”我故作镇定轻描淡写的回答,同时我看到了她的妈妈,虽没有经历病痛,却如同她一般憔悴,我想在阿姨的心里这个晴天霹雳估计打了两天两夜吧,她已经停掉了生意,做好了全身心的准备来迎接这个期盼了十个月的宝宝,哎……这手足无措、猝不及防、乌云密布的两天两夜。安顿好后,阿姨把我悄悄的拉出门外低声的说:“千万不要在XX面前提娃儿的事哟,娃儿剖出来的时候她正昏迷着呢,啥子都不晓得,我们给她说娃儿着羊水呛了,在观察室呢,要是我家XX有个三长两短,我简直不晓得怎么办哦……”这不是矫情,因为我深知我们这一代80后独生子女身上所背负的期望,父母在我们身上倾尽全力,生怕我们出现半点闪失,因为一失败便是所有,好像我们就是他们押给这个世界的全部筹码。所以我们不敢死,不敢远嫁,因为我们就是父母的一切,小时候要努力学习,生怕成绩落后父母失望,找工作要循规蹈矩,生怕走了弯路父母着急,结婚后要善解人意,生怕家庭关系处理不好父母担心。所以我理解如果妹妹果真有个三长两短,这一家子就会陷入生无可恋的绝望,整个精神家园土崩瓦解。我明明看见了泪花啊,可阿姨却硬生生的吞回去了,这两天哭够了,不想再让女儿看见!简单的问候之后我便匆匆的离开了医院,因为我害怕看到当你问起孩子时大家尴尬的表情。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可是当你已经经历了孕期所有的不适,终于要在五月这个全世界歌颂母爱的时节与他见面时,却连背影都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连“你好,宝贝”都没有来得及道一声,连 “我爱你,再见”也没有来得及说一句,便如此阴阳两相隔,还差一点被切除子宫永远被剥夺掉做母亲的资格。我想把这一切很佛系的解释为缘分,可是你怎能做得到……
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每一个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我脑海里浮现出千万种你知道实情时的画面,不敢想,不敢想,就好比地震摧毁家园后只剩下宁静的不语的伤痛,我知道你不会吵不会闹,因为越长大我们就越明白,并不是每一种疼痛都可以呐喊,沉默就是最好的告别。我不想喂你“余生很长,要期待重新醒过来的每一天;从今以后愿时光温柔以待”等等这些鸡汤,我也知道你根本喝不下去,这件事于你是可以纪念的,是可以被遗忘的,却终将是无能为力的。我只想说:“好妹妹,痛就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