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银行,为百姓服务。
六十五年来,贵州农信从未忘记自己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秉承着“根在农村,命在农业,情系农民”的朴实理念,始终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全心服务“三农”、服务“小微”。
六十五年来,贵州农信始终坚持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从支持农民购买镰刀锄头,为农民保管“鸡蛋存款”;到如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家庭农场、现代农场、小微企业,使乡村美了、农业强了、农民富了。
六十五年来,农信人始终坚持着“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的自我定位。田埂上、寨子中、山路上皆有我们“泥腿干部”“挎包干部”的身影,他们走千寨,进万村,将资金送到最需要的百姓手中。
历史总是前进的,在新时代下,贵州农信铭记着自己的历史使命,铭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精神,再接再厉,砥砺扬帆奋进新时代,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普惠金融奉献努力。
智力扶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新时代下,贵州农信在扶贫道路上不仅仅是资金扶贫、产业扶贫、更是别开生面,开创性地实现了智力扶贫。在雨天、在晚上,农信人在百姓有空的时间里深入村寨,在院子里、在农户家里、在坝坝里……召开“金融夜校”,为百姓讲解金融知识,讲解产品销售知识,邀请农牧局一起讲解养殖知识……每年每一个县级联社都会召开上千场“金融夜校”,惠及数以万计的百姓。
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信合村村通。进城的山路崎岖遥远,坐车费又贵还晕车,存款取款都不方便。这是大部分偏远乡村老百姓的金融难题,特别是上了年龄的老百姓。不解决此难题,普惠金融又从何说起?为此,贵州农信铭记着自己的普惠金融职责,率先实现了金融“最后一公里”,让百姓“存款不在东奔西走,取款就在自家门口”,每年为老百姓节约人工、车费成本上千万。
三进五访——做百姓最贴心的人。每月,农信人都会进小区、进社区、进商圈以访问社区群众、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个体工商户、企业、失地农民,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金融需求,进而为其提供最合适的金融方案。践行着“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做百姓最贴心、最信任、最亲近的人。
……
贵州农信,百姓银行,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百姓的根本利益。前途漫漫,任重道远,贵州农信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拥抱新时代,牢记新使命,在追梦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