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散文诗歌

红城杂记

阅读次数:1089来源:遵义红花岗农商银行  作者:李奂焕  2018年4月26日

自遵义会议以来,遵义便是人们口中那个“来过可以转折人生”的地方,“红色圣地”“名称遵义”这样的口号喊得多了,倒也觉得中规中矩。直到现在,若向人提起遵义这个名字,他会点点头说“噢,开会的那个地方”。若是只在书本上、电视上见过,却没到过遵义的人,在他心里,遵义或许也像井冈山、延安那般古旧美丽;他会感慨是怎样的会议,怎样的地方,改变了我们党。但在一个久住遵义如我的人,也许离开了大半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或许也是红军街灯下的小酒和湘江河畔夜晚的寂静。

与我而言,遵义与其他地方有着别样的厚重感。或许是清晨傍晚广场的喧闹,或许是湘山寺烟雾缭绕的静谧。可印象中的遵义,不如现在的干净清爽,不如现在的车马有序,亦不如现在人来人往的惬意舒适。噢,他们说是这个城市在创文。诚然,这个城市仿佛是变了样。公园广场上的大妈,歌没变、舞没变,服装却变了;马路上的车流,听不见“叭叭”声、看不见横冲直撞,司机的笑容更温和了;就连街边的小道,也是小草更绿、青草更青,让人感觉石子都是花容月貌的了。

与友人聊天,除了吃喝玩耍外,最深刻的就是回忆这样那样的变化。可若是说变化,嘴上谈论的哪个街道、哪个改了路,哪家人又成了拆迁户,恐怕都不及会址陈列馆里面那张和现今容貌对比鲜明的老遵义照片。要说起遵义乃至全中国的变化,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回想起曾经还在课堂上学习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现如今已是党的十九大了。从老城一路走回家的景色,似乎明明已经厌倦了,可是看到这一条满是思乡之情的河,河里游泳的人儿、河上踩着竹漂的小孩儿、河边青青翠翠的树,若是有阳光落下,也感到十分喜欢。这条河,碧波粼粼时,会有众人席地而坐,夜半垂钓,若是谁的盆子里游着几条不大不小的鱼儿,便会有行人驻足观望;满是杂草时,会有环卫工人驾着蓝色小船,行至河中央打捞,那水草堆摞在船尖儿,却也像一幅画。那河里游泳的人儿,真真是男女老少皆有,上至头发花白的老人胜似游泳健将,下至一两岁孩童浮得有模有样。这条河的故事有许多,只有树在看着,鱼在听着。

一天的工作结束,两三好友,吃着串串五花肉,品着豆腐小美酒。这时候终会念上“偷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