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立着一个普通的弹簧,如果你从正上方俯视它,你只看得到一个圆环,如果你从侧面看它,你会发现它真正的形状是螺旋状。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它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新的视角会发现新的世界。
人类的进步,人类的发明、发现很多都是在新的视角中诞生的。
物理学界曾因光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存在而争论不休。17世纪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视它为粒子,而惠更斯则认为光是一种波。到了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则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由赫兹证明了这种假说。当人类庆幸自己已经真正了解了光的时候,光电效应的发现又使人们对光的认识有了质疑。普朗克的能量子、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又很好的解释了这种现象,可是这两种学说又把光带入了一种料子形式。无疑,对光学认识的发展的每一步来说都是一种创新。同样的原点,不一样的角度和高度,就有不一样的新发现。
打开“新视界”也是打破陈规,创造出新的成果,制造出新的惊喜。
1987年1月1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如期举行。在音乐祥和的气象中,最后一曲《拉德斯基进行曲》欢快雍容华贵的音乐响起。一些观众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跟着节拍鼓起掌来,另一些观众开始担心起来,这样会不会把指挥惹恼了。要知道,欣赏交响曲是决不能影响演奏的,即使因演奏精彩而鼓掌,也得在一曲完毕之后,这是规矩。
指挥在听到掌声了,那一刻,他转过身来,挥挥手里的指挥棒,示意观众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鼓掌。顿时,台上台下,掌声和音乐声水乳交融,很多人流下了激动地泪水。从此每年新年音乐会最后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便以掌声和乐团融为一体,这成为音乐会最值得期待和欢乐的时刻。
不论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还是打破貌似牢不可破的规矩,“新视界”总会能使我们收获,给我们惊喜,因此我们都该积极打开“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