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走近水石脚村环房组,浓浓的酒香便扑鼻而来,让人不禁醉倒在清冽的酒香中。这些香醇谷酒的酿造者,名叫胡应方,今年43岁,是水石脚村环房组村民,2016年以来在水石脚分社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老胡夫妻凭借着勤劳苦干,做事认真细致,通过包谷酒酿造、养殖生猪,实现年收入15余万元,成为当地返乡创业致富的名人。
说起胡应方一家,邻里乡亲无不为其夫妻的勤劳和执着称赞。胡应方和妻子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贵阳读大学,小女儿在忠信读初中,父母亲年岁较高。创业以前主要靠胡应方外出务工维持生计。随着父母亲年纪增大,胡应方萌发了返乡创业的念想,虽早年间在洛龙学习了一年的酿酒技术,可苦于囊中羞涩,一直未能实施,他只能将自己的酿酒梦藏于心底。在水石脚分社开展的金融夜校活动中,胡应方了解到农村信用社能够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后,随即向工作人员表达了创业的想法,在了解其详细创业规划等情况后,我们为其推荐了农户创业贴息贷款,不仅能解决资金需求问题,还能享受财政贴息。并在其完善相关贷款手续后,及时为其发放了10万元创业贷款。
添置酿酒设备、存储容器、风干设备、捯饬场地,购玉米,胡应方的“酿酒厂”越来越好,为了酿造出高品质的包谷酒,将谷物蒸得恰到好处,胡应方夫妻俩常常起早贪黑,片刻不离地守在炉灶前观察火候,有时甚至忙到凌晨一两点都浑然不知。一年忙活下来,能产出包谷酒6万多斤。胡应方的高品质包谷酒也收获了一群忠实的“粉丝”,他酿造的酒除在洛龙、忠信镇等销售外,还远销重庆市浩口、涪陵等地。
不仅包谷酒酿得好、酿得香,在养殖方面,胡应方也是一把好手。为实现循环发展之路,现在胡应方又搞起了生猪养殖,目前养殖生猪30余头,一年可出栏生猪60余头,通过酿酒+生猪养殖实现了有机结合。
现在邻里乡亲都亲切称其“应方大曲”,胡应方说自己很乐意接受这个称呼,“能有今天这样的收获,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支持”。如今的酿酒坊成功申报微型企业,环保也获县环保局验收通过,在谈到下一步计划时,胡应方说计划用自己酿的酒进行窖藏,同时还要申请商标注册。
胡应方的致富故事只是我社信贷资金支持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水石脚分社按照县联社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信贷政策切实投身于大扶贫、乡村振兴工作中,用信贷资金的活水灌溉农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