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把每晚收看中央电视台一台电视剧《索玛花开》,作为重要事情来做。除非重要事务耽误,我都会按时收看。如今,已经播放到21集。
前不久,我先后两个晚上陪同在家乡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爱人到其精准帮扶户家中,督导贫困户及时完成改厕改圈改灶工程。怎样才能让他们如期实现脱贫?这是件十分艰难的事。毕竟他们没有固定的产业和稳定的收入。还好,通过多次的沟通,这户贫困户已经对脱贫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而且有望在不久的时日脱贫,踏上致富之路。
看了《索玛花开》 ,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工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驻村干部周林、王敏先后来到彝族聚居地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让谷莫村的彝族百姓与全国一样,同步实现脱贫,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带领谷莫村百姓,先后修通了进村公路、建起了彝家客栈,安装了移动基站,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使谷莫村在旅游产业的支撑下,面貌日新月异,使彝族百姓从贫穷走向了富裕。
扶贫工作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代代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驻村干部。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实在是操碎了心。特别是初期的工作,得不到彝族百姓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好在各级领导、各级各部门都能给予全力支持。
木嘎和海来石布,为了谷莫村的脱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木嘎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彝族汉子对家乡脱贫的无限渴望,对扶贫工作的全力支持。在海来石布身上,我们看见了一个走出来已经走入富裕层面的彝族后代对家乡的厚爱,对脱贫工作的鼎力支持。
回望我的家乡,为了决战脱贫大业,不让一个人在脱贫路上掉队,先后抽派大批干部驻村,为贫困户送去思想、技术、观念、资金。通过院坝硬化、改厕改圈改灶、通组公路硬化,切实改善居住环境。通过讨论、思考,找准产业,为脱贫致富寻找支撑载体,让贫困户看到了共产党对老百姓生活的无比关心。
驻村干部克服各种困难,战斗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斗笠、草帽、雨靴、工作笔记成为随身携带的主要物品。老百姓看着他们在泥泞、崎岖的山路上步履蹒跚,无不伸出大拇指。“我们要抓住机会,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把我们的家园建好,为自己过上幸福日子”老百姓在自觉思考和行动着。
在我看来,有大批驻村干部的无私付出,有各位父老乡亲的鼎力支持,有各级各部门的无限关心,家乡一定会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一定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与全国同步。
我坚信,未来的家乡一定会把各位驻村干部付出的艰辛和执着、坚守,镌刻在时代的功劳簿、功德碑上,让后人去叩拜和敬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请你相信,待到脱贫实现、山花烂漫时,那些获得满满幸福感的贫困户必在丛中笑。
精准脱贫大于天。脱贫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百姓需求高于一切,脱贫攻坚工作任重而道远。
向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