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情漫天生桥——余庆联社挂帮构皮滩镇天生桥村纪实

阅读次数:2445来源:余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作者:秦 冬  2012年1月18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1月9日,余庆联社办公室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三个大人,两个手握书有“捐资助学 情深似海”锦旗的学生。他们踏进办公室就激动地说:“感谢信用社的叔叔阿姨,这是我们送给你们的新年礼物。”联社监事长常天德和副主任周永忠微笑着从俩学生手中接过礼物,向他们表示感谢。

原来这几个特殊客人来自构皮滩镇天生桥村,是支部书记张恩平、主任黎元文,该村园门口小学老师黎胜太及学生代表。

他们的到来,余庆联社2011年在天生桥村的“四帮四促”工作既是一种鼓励,同时又是一种鞭策。我们的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呢?次日,我们来到天生桥村回访,冬日的天生桥村,萧索而美丽,踏上这片寂静而安详的土地,探寻我们“四帮四促”的足迹……

天生桥老百姓奔走相告:今年是余庆联社挂帮我们……

2011年,余庆县委、县政府文件明确——余庆联社挂帮构皮滩镇天生桥。这消息传到天生桥村,老百姓高兴得奔走相告:今年是余庆联社挂帮我们了!天生桥村委一班人更是十分激动,因为他们了解到,余庆联社以前挂帮的大龙村,从联社做的一件件实事上,信用社是在动真情、真心帮扶,这回好了,他们看到了希望。

“今年是余庆联社挂帮我们,这是我们的福气,有他们的帮扶,我们一定能够带领老百姓,再创辉煌。”这是天生桥村党支部书记张恩平在年初村委会议上说的话。

在后来的一件件事例中,他说得没错,余庆联社对他们的帮扶,比他们想象还要扎实,还要好。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农村是我们的根,农民是我们的源,只有老百姓富裕了,我们才有了坚实的发展根基。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真情挂帮,重在实效’的精神,尽我们所能为挂帮村办实事、出实招。”在余庆联社“四帮四促”工作暨“三个建设年”工作会上,理事长杨春模如是说。他讲到:“这些年,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老百姓的信任,我们的业务得到了健康发展,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要尽自己的能力来回报社会,回报县委、县政府、回报老百姓。你们大家说是不是?”“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既然要帮扶,我们就要拿出企业的实干精神,不能只做花架子,在挂帮期间,争取多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会上,理事长对此项工作进行详细的部署

他的这一席话,在一年来的帮扶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村干部如是说:“信用社把我们当成了亲人!”

“信用社领导真的把我们当成了亲人啊!”说起联社的帮扶,村支书张恩平开门见山的说:“领导太重视了!”

“怎么,听起来像是在作汇报哦?”我打趣说

“不是,真不是作汇报,我的这句‘领导重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领导重视,你听我慢慢跟你说。”“去年,联社各位领导都多次到我们天生桥,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这些我们都牢记在心里。”张支书掰起手指,如数家珍……

春节期间,周主任不顾大雪封山,翻山越岭将大米、油和慰问金送到困难家庭,一共慰问了12户人家,每户一袋大米、一桶油、200元钱

“3月10日,杨理事长带来资金13000元,为村委会买了一台电脑、一台相机,维修了两条公路,拉通了自来水……

“等等,你是说,你们村委会以前连自来水都没有拉通?”我问。

是。以前一直是挑水吃,很不方便,杨理事长第一次来,看到我们水缸里浑浊的水时很担心,亲自和我们去找水源,把自来水拉到了村委会,让村委会几个人从此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

“你不要看这个小小的自来水,可以说是救了我们的命呢!今年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我们村委会的自来水都没有断过。”村干部姚梦强自豪地说。

“以前说起中寨村民组马家岩那条路,人人脑壳。全村民组的田地40%都在那里,地势低洼,在大山脚下,一直没有通公路,很不方便,全用肩挑背驮。人们还编了一条顺口溜‘有女不嫁马家崖,去背灰来背柴,身背背篼手扒岩。’今年理事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发动群众自发修路,联社补助2000块钱为他们卖危险品。在大家努力下,路修通了,村民方便了,以前荒芜的土地又充满了生机。有一个外地老板还想到这里来承包土地种水果呢。

春耕时,常监事长来到天生桥村,为15户困难户买了3000元肥料

“六·一儿童节,唐主任为天生桥村两所小学的120学生每人买了一个书包、一本新华字典、一盒水彩笔,价值8000元。老百姓都说啊:真的没有想到,我们天生桥的娃娃,也可以像城头的娃娃一样,有新书包、新字典,我们天生桥的娃娃啊,还要比城头的娃娃幸福,连书包、字典都是最好的、还全村统一,联社太好太好了!”

张支书喝了口水说:“要让我说完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哩!”

主任黎元文说,“县联社对我们的帮助太实在了,我们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大旱无情,信合有爱

入夏以来,一场百年难遇的旱灾袭击余庆,在长达半年的抗旱救灾战斗中,余庆联社始终与天生桥老百姓肩并肩,帮助他们抗旱救灾。

张支书拿出一份清单,记载着抗旱救灾过程中,余庆联社伴随天生桥村老百姓走过的每一步。

余庆联社资助天生桥村抗旱资金物资抗旱救灾捐赠资金合计26900元。开支如下:

购买螺纹拉杆水泵四台:4500元,潜水泵一台:350元,塑料水管9500米:14200元,电线2100米:3150元,水桶80个:2000元,汽油350升:2700元。

余庆联社为天生桥村抗旱救灾落实实事

一、建成提水点四个:洞门口提水点:水泵一台,水管2000米,电线500米,解决中心、丰收二个村民组300余人饮水。胜利提水点:水泵一台,水管1000米,电线100米,解决100余人饮水。大洞口提水点:水泵一台,电线500米,水管500米,解决联合村民组100余人饮水。窑沟提水点:潜水泵一台,电线500米,水管500米,解决联合村民组100余人饮水。石家洞提水点:水泵一台,电线500米,水管2000米,解决中寨村民组200余人饮水。

二、为沟头村民组解决水管3500米,解决100余人饮水,其中有二位五保老人。

三、村委会配备送水车四辆,为35户群众解决拉水水桶,补助油费2700元。

四、为二户空巢老人李国书和龚国明拉通了自来水,解决了两户饮水问题。

“在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里,余庆联社的资助像一股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的心里,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滋润着干涸的心田。”中寨村民组村民吴庭发动情地说:“杨理事长多次到村里,和群众一起寻找水源,从不畏艰苦,很多地方没有路,我们走都很困难,但他坚持要与我们一起,可以说,是他的这种人格魅力支持我们扛过了那场灾难。”

挂帮干部的民情日记:点点滴滴挂帮情

在天生桥村委会一间简陋的屋子——驻村帮扶活动小组办公室的抽屉里,珍藏着工作组组长、县联社副主任周永忠的一个本子:民情日记。

“8月31日,根据县委‘千名干部驻村大调查大帮扶活动安排,我、彭时军、黄锟,组成了一个工作组,带着被子、衣服等生活必须品,驻扎到天生桥村,开始了我们的大帮扶活动。从今天起,我们将与当地老百姓一起,找水源,架水管,千方百计保民生。

9月1日,一大早,我们来到天生桥村联合组居住环境恶劣,受灾严重,灾民已无水可饮。我们和村民到处寻找水源,最后终于在大洞口内找到了一处水源,水虽然有点小,但如能在这里修建一个简易水池,再从桶内将水抽出,应该可以解决二、三十户村民的人畜饮水。

9月2日,我们与村支两委干部到天生桥村马家崖村民组看望生病的老党员韩少州,我掏出200元钱递给老人,希望能对他有点帮助。随后我们在全组了解人畜饮水情况,并与村民一起寻找水源。

9月3日,我们正在胜利村民组了解情况,突然电话响了,是联合村民组村民张涛打来的,电话里,他激动地告诉我说他们抽水成功了,水抽上来了。听着他的话,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9月5日,我们与村支两委干部、镇挂帮干部(计生股)到天生桥村回坝组了解灾情,并为联合组送去抽水工具,组织群众抽水

9月6日,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干部到天生桥村马家崖村民组送去桶装水,并与村民协商,工作组与村委筹集资金将水抽调到村民韩继权户,村民解决人蓄饮水入户问题

9月16日,尽管旱灾还在继续,但村民不能懈怠,要提早准备秋种的事。我们与张支书、黎主任一起在全村寻找油菜育苗点,选了好多地方,终于选定了回坝、坪上、中心三个地方三个集中油菜育苗点,我们为群众提出三点注意事项:一是浅耕松土。在目前土壤严重缺水的条件下,对育苗地进行浅耕松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二是地面覆盖。对于今后裸露的幼苗,可采用稻草、玉米叶等进行地面覆盖,以降低地面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三是搭遮阳网降温。遮阳网搭棚遮阳降温防晒增湿,确保安全育苗。

9月23日,今天我们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今天理事长又要到天生桥来了,他听说这里的油菜育苗基地基金困难,他专门下来帮助解决。10点钟,理事长来了,帮助天生桥解决了4000元育苗基地费用,另外还拿出1300元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他还特意从余庆给我们工作组带来了蔬菜。有这样的领导,我们在这里再苦、再累都值得。

天生桥,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养鸡大户罗万坤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后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外面厂子好多关门了,他就回到了家乡,用在外学到的知识办起了养鸡场。2010年,准备大干一场的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年初就引进了1000只鸡苗,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做着发财梦的时候,一场鸡瘟让他损失惨重,加上前期的投入,整整亏损了8万元于是他准备放弃,到外面打工还账。

2011年5月,联社监事长到天生桥村挂帮,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了罗万坤家,了解到他的情况,发现他搞养殖很有潜力,就建议他到信用社贷款,并给他提了很多建议。

在构皮滩信用社,他很快办理了10万元的贷款,加大了规模,改善了技术,引进鸡苗2000只,有模有样地搞起了养殖。

当我们来到他家的时候,看到他正在平整进他家的公路。

这条路就是年初杨理事长来的时候划款资助我们改的公路,以前弯度大,坡陡,改了之后平顺多了。现在我到街上卖鸡都是用三轮车拉到街上,快得很。罗万坤放下手头的活,指着院子里一辆崭新的三轮车。

在他家的火炉边,他与我们谈起了联社对他的帮助,滔滔不绝:“当时要不是监事长给我鼓劲,现在我可能已经在外地打工了。幸亏没走,今年我收入不少,平均每月出栏成品鸡1000只,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买了三轮车,鸡场配齐了消毒柜、保温设施等,还有结余呢,今年这个年好过了!”

“今年这么大的旱灾,你就没有受到影响?”疑惑。

“说起旱灾,我太感谢构皮滩信用社了。6月初的时候,眼看鸡都快渴死了,我正发愁,徐主任就给我带来了1000块钱,让我买了水管,抽水供应,干了那么久,我的鸡愣是一只都没有损失,这1000块钱真是救了我的命啊!”罗万坤眼里含着泪花。“那是徐志炎主任和彭时军主任、王艳会计给我捐的款啊。”

丰收后,罗万坤就想搞点别的,他听说种核桃赚钱,就准备也种核桃。当帮扶工作组的周主任知道了后,又来到他家,帮他分析形势,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劝他稳扎稳打,先将养鸡场做好,以后再慢慢发展。

罗万坤接受了周主任的建议,用他的技术搞起了加盟,现在全县共发展了加盟养鸡场8家。

“明年我准备继续扩大规模,力争月出栏1500只。现在硬件设施好了,技术也过硬了,我有把握。”罗万坤胸有成竹地说:“只是,我希望联社明年继续挂帮我们。”

“我们也希望能够继续挂帮你们,但是我们服从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不过你不用担心,不管我们是不是继续帮你们,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你的发展。”周主任笑着说。

临走的时候,他一定要捉两只鸡让我们带回来尝尝,我们推了半天才推脱。

……

余庆联社在挂帮工作所做的一点一滴,是这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她映出的是余庆联社190多名员工对余庆这片热土的真情,她映出的是企业对社会最真诚的回馈,她映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真心的交流。

采访结束,从回程车的反光镜里,回望天生桥,她依然那么美丽,在静美的冬日里,正孕育着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