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律维权 > 协调与合作

给青春加根“扁担”

阅读次数:2227来源:桐梓农商银行  作者:戴丽  2021年4月7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石头上本无草木,更难生花,但凭借着种子的顽强生命力和韧劲,也能创造奇迹。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个默默奉献十年青春给信合的人,他用青春挑起了信合这根“扁担”,这根扁担挑起的不仅仅是责任和担当,更是信合人服务“三农”、砥砺前行的情怀和奉献。

周松,桐梓农商银行高桥支行负责人,35岁,中共党员。2011年9月他加入了农信大家庭,对于当时毕业于司法警官学院的他来说,即使是专业不对口,他骨子里的坚韧也不曾让他心生退意。

打破坚冰就有鱼,只有聚焦问题,才能突破瓶颈

这个还要从2019年4月说起。那时他被调去高桥支行担任网点负责人,他接手高桥支行时,面对的是网点业务发展滞后,员工思想不统一,干事创业的激情不高,不良贷款不断攀升…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深知,要理顺并当好高桥支行这个“家”,必须要思考以什么理念来挖掘客户资源,用什么方式来最大化利用好人力资源,这是关系到突破网点发展瓶颈是否“管用”和“有效”的重要问题。在日后的工作中,他坚守服务“三农”初心,充分发扬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以上率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挎包精神”。他先是利用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开展员工家访,把支行员工当兄弟姐妹,与他们进行推心置腹的谈心40余次,谈发展、谈家庭、谈困难,了解每位员工的基本情况,结合网点眼下人力资源结构情况,探索摆脱工作困境的好办法和好思路…春雨润物细无声,他将支行近两年的业务情况、员工思想情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梳理,经过他的努力,他无数次翻阅和大家的谈心记录本,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支行业务发展严重滞后,不良率居高不下,导致员工看不到希望,工作和生活都没有了斗志。

他把“拿满工资”这个员工最基本的诉求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重新制定工作计划,分析业务指标,研究支行发展战略,为每一位员工制定职业规划…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大家破釜沉舟,网点工作的不利局面也随即一点点打开,网点效益逐渐好转…2019年至今,大家伙儿奋斗了700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人心顺了,业绩上来了,收入水平大幅增长,2019年终的业务大幅度跃进,各项指标初有起色,让支行员工“尝到了甜头”,大家喜笑颜开。

握指成拳聚合力,只有整合资源,才能稳健发展

一子落而满盘活,他解决了人心齐的难点问题,接下来又开始动脑子,要激活全局首先要提高资产质量。对,先从不良贷款着手。

时间推移到2020年6月。他按照原定计划带领客户经理在走访客户过程中,遇到赵某持刀走向他,他毫无防备却丝毫没有退意。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他徒手将其制服后,待其冷静后询问得知,因其父亲生前2016年3月在高桥支行贷款40万元,在其父亲死亡后,高桥支行于2018年8月对其采取诉讼并执行,赵某与妻子因生活矛盾激化,导致其采取极端方式来发泄。事后,他还耐心劝解该客户,还主动为夫妻双方化解矛盾。面对同事们的调侃,他一边整理档案,一边乐呵呵地说:“我们要为客户着想,他们也不容易”。

这只是他一心为信合事业奉献的缩影,单位无小事,万事先带头的作风,感染了网点的客户经理。他们主动认领任务,积极建言献策压降不良贷款,在他的带领下,全行员工握指成拳,最终实现了不良额和不良率双降,为支行业务的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

用真情叩开心门,只有问需于民,才能再创新高

要服务好客户,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客户,挖掘潜在的客源,赢得客户的支持,维系好与客户的纽带。他为扭转部分客户不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不利局面,在工作之余,他带领员工走访了全镇所有的村组,他把村支三委和村民组长作为联系客户的桥梁和纽带,取得了更多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半年内他组织召开村支三委座谈会20余次,重点客户座谈会10次,走访村民600余人次,组织召开金融夜校50余次…他始终把客户当亲人,疫情防控期间,他组织员工为各村疫情防控检查点送去防疫物资,带头开展支行党员和员工“1+1”爱心帮扶活动,长期资助困难学生1人。他扎根基层的十年来,他始终把客户的困难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时常带着移动服务终端行走在最边远的村寨,把网点能办理的开卡、手机银行、网银、还款业务全部送到村民家门口,方便了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孕村民办理业务,和他打过交道的百姓无一不为他竖起大拇指。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他以贴近民心为基础,以凝聚民心为途径,以问需民心为目的推动了网点业务的稳健发展,为桐梓农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用真情叩开了群众的心门。2020年,高桥支行荣获省联社“2020年金鼠迎春先进营业网点”的荣誉称号;2020年4月高桥支行荣获桐梓农商银行“开门红主题营销活动第一名”的荣誉,周松荣获桐梓农商银行“2020年度先进中层干部”的称号…

梦想如长风,鼓起船帆;目标如灯塔,引领征程。时间镌刻了他坚实的足迹,他用青春挑起了信合的“扁担”,他接到了信合的“接力棒”,将继续走好脚下的“信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