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他山之石

挎包里的世界——长篇报告文学《信合恋歌》连载之三

阅读次数:1379来源:省联社遵义审计中心  作者:罗文  2021年3月31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寻根,寻梦。

从农村信用社今天的现实,去触摸“草根银行”的历史尘埃,让人渐渐感到沉重起来。

一张陈旧不堪的长方桌,一架黑色的“十五桥”算盘,一本发黄的老账本,这是老信合人陈顺亮完好地保存下来的“三件宝”。

“我工作好多年,这张桌子、这架算盘还有这个账本就有好多年。”陈顺亮说,“千万别小看这三样东西,它们是我参加工作时买的,跟随了我一辈子,只要我一天在世,我就不会抛弃它们。”

好一份深深的农信情结!

和很多老一辈信合人一样,倾注农村信用社一辈子青春和热血的陈顺亮,他想把这些“古董”当作“传家宝”,去传承贵州农信这艘航船趟过历史长河的信合精神,去见证农信人曾经柔弱的身影,以及承载过的那些责任和良知。

陈顺亮兴致勃勃地打开他的“八宝箱”:摞摞发黄的存折本、折角的贷款证、起皱的记账簿、红色的股金证......老一辈农信人播下的信合种子,在经风见雨的岁月中生长。

陈顺亮记得,元田信用社建社初期,农村年满18周岁到6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每人1.5元到2元的股金,入社农户560多户,共收股金170万元(旧人民币)。入股的农户可以优先贷款,锄头1块钱、铧口2块钱、蓑衣1块5角钱、买猪5块钱,买耕牛贷款最贵,大约20块钱。每年分红,多的有18块,少的几角块把钱。

“我这个本子上,当时的存、贷款情况记得清清楚楚。”陈顺亮找来老花镜,翻开写着“农业学大寨”的一本红色笔记本,里面记录了元田坝信用社1961年到1979年的累计存款、贷款余额等数据:1961年累计存款24090.6元、余额38790.6元,向社员发放624元、余额486元,转存款4768元;而十年后的1971年,累计存款1057077.64元、余额340289.15元,向社员发放11598.79元、余额28459.73元,转存款354603.43元……

“1974年,元田坝信用社集体发放贷款118696元,贷款规模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陈顺亮说,当时一心就想着壮大业务规模,支持发展农业生产。

斑中窥豹。长达69年的成长岁月,农村信用社没有离开过自己赖以生存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三大社”中,信用合作社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一直是依靠农民和为农民服务的,这样的“根”注定了她具备顽强的生命力。

陈顺亮说,到1964年元月份合并信用社时,社员股东已达到四千多户。

在这个笔记本上,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组数据:从1952年建社到1984年长达32年间,元田坝信用社核销“呆账”一次,金额仅为80元。或许,它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诚信的桥梁,架设在农信人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情感间,脚踏实地的“挎包精神”在今天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新时期的继业者警醒。

陈顺亮还告诉我们,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实行统收统分,信用社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生产队审查分配方案和核对工分,然后他们背着挎包下村把款兑现给群众,再组织群众存款、回收贷款。无论是加班乃至通宵达旦工作,从来没领取过加班费。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守库费”一晚上才3角钱,可就是有使不完的劲。

一个时代的精神现象,往往不是孤立的。

阳光和煦,风儿轻轻,沿着乡村公路峰回路转,我们到达凤冈县新建镇太河村老信合人冷玉龙的家。

一间棕红的木瓦房,被竹林包围着。随着吱呀的门声,满头白发的冷玉龙老人从高高的石阶沿上走下院子里来。

“走屋里坐,屋里要凉快点。”90岁的老人,瘦高个儿,看上去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乐观开朗。老人1962年参加农村信用社,在当时的大水信用社当过会计和主任,1983年从崇新信用社退休。

“那个时候,一个人就是一个信用社,二人社、三人社算多的。”老人眯着眼回忆。

“一张桌子,一架算盘,没有保险柜,谈不上什么办公环境,当时只有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室。”

“没有什么资产不资产,两块钱一股的股金,加起来有1000多块钱。”

当时大水公社有800多户人家,3000多人。冷玉龙每天的工作就是背起包包下乡,找存款,发贷款,收贷款,周而复始。“收不回来的有啊。”“亏了不好交差。”到了大水、崇新、官田三个信用社合并的时候,大水信用社的存款有4万元、贷款5万元。

那个时候,挎包是农信人必备的下乡工具,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是信合人工作的“标配”。直到后来的90年代,他们依然习惯于这样的工作状态。人们称它“挎包银行”。

“挎包”,鲜明的历史标签,其衍生的内涵是最早的信合精神。

“国家好啊。”老人说。老人退休后领社保,加起凤冈农商银行的补贴,一个月有4800元的工资哦。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照在山间,映红老人一脸的沧桑。

这样的感受,是那个时代信合人的共同感受。

今天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拂去远去的背影,但“草根银行”的“根”与“魂”,一个时代的印记已经永远定格。

那是一种永不磨灭的“挎包精神”。

致敬!

老一代信合人的平凡与坚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