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会员动态

银企合力打造农村“三变”改革新亮点

阅读次数:2198来源:凤冈农商银行  作者:廖明镜  2019年7月3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三变”改革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再一次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出部署,其中提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三变”改革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近年来,凤冈农商银行大都支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辖内新型经营主体的产业带动效应,利用信贷杠杆,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战略,围绕助力农户增收创收这一主线,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在总行多年“三资”转换工作经验的指导下,“抓典型、创示范”,积极探索农商银行在偏远山地农业区金融扶持“三变”改革模式,如今,已初具雏形、成效渐显。

凤冈县林都苗圃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大都支行辖区内一家专业从事绿化苗木种植、销售及园林景观绿化的小微企业,公司经营者有多年的苗木培育及绿化工程施工经验,日常苗木用量较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较为完整的绿化产业链,自2018年起,该公司通过“政、银、企、群”四维联动的方式,在琊川镇文昌村建设苗圃园500余亩,其中流转土地300亩,农户以土地入股200余亩,使30户农户成为股东。该公司与入股农户建立了较为完善、科学的利益联动机制,由公司全流程负责苗木的培育、销售,农户仅需提供土地即可,公司与农户按照苗木销售金额根据土地占用年限按比例分成,农户最低分成比例为10%,每年以10%递增,最高可达70%。该公司培育的苗木以当前绿化项目使用率、经济价值均较高的优良苗木为主,以当前绿化产业市场行情及该公司当前承接的绿化项目来看,保守估计每亩可为入股农户带来经济收入4000元以上,使原本荒弃或产值微薄的土地充分增值,土地利用价值剧增。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同时,该公司通过从资源到资产、农民到股东的转换,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户增收,还在产业示范、土地利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借鉴。通过上一轮农村土地确权及集体资产清理,大量集体资产及撂荒土地被摆上账面,如何利用这部分资源是广大农村基层党总支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凤冈县林都苗圃有限公司这种“农户+公司”的案例引导,可拓宽农村产业发展道路,创新“农户+合作社”,“农户+扶贫龙头企业”等经营模式,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二是可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最有效的方式,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三变”改革最大程度的让利于民,让农户融入产业,真正享受产业红利,形成了长久长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了农户收入,将“输血”式扶贫升级为“造血”式扶贫,实现农民增收、政府减负,推动脱贫质效持续提升。三是可促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传统农业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及农业发展形势,通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培育以凤冈县林都苗圃有限公司为典型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提升农村土地使用效率,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同时,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低效、落后的小农生产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工人、社员、股东、城镇居民,或者进入第三产业,既可以改变传统农民的生产方式及收入渠道,推动城镇化发展,又可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四是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凤冈县林都苗圃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苗木种植、销售及园林景观绿化,培育的苗木既是商品,也是景观,既是企业基地,也是绿色基础设施,通过基地建设,可在大兴村与文昌村之间形成一条园林绿化带,真正实现了农村增彩、生态宜居。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林都苗圃将在做好现有基地管护的同时,继续扩建,力争将基地面积扩充至700亩、吸纳农民股东50人以上,同时将严格坚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红线,依法经营,回馈乡里。作为县域支农支小主力军及金融精准扶贫的先锋,凤冈农商银行将持续关注辖内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扶持力度及服务能力,结合辖区实际,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工作,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