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海拾贝 > 银苑百花

谭再国:半生好年华,一世农信情

阅读次数:1423来源:余庆农商银行  作者:黄超  2018年8月29日
分享到: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微信

从“找米下锅”到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走过了一条充满“坚持”与“执着”的发展道路。贵州余庆农商银行有一名老党员老员工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最美信贷员,最美老员工”,他就是把自己半生年华都献给农村金融工作,献给他深爱的广大群众的—谭再国。回忆曾经奋斗的历程,酸甜苦辣,记录着这位老员工身上蕴藏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及与农村农民的鱼水深情。

谭再国,出生于1962年,于1983年进入农信系统工作,并于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5年里,他从基层出纳员成长到信用社主任,他见证余庆信用社发展为余庆农商银行,他把农信社当作自己的家,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闯敢干,为人和善、胸怀仁爱、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用自己的行动与他的领导和他的员工们共同创造一个个经营奇迹。

谭再国先后被贵州省农信社评为“服务信合三十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几年被余庆农商银行评为先进工作者等。他用自己一个平凡农信人的坚持,浓缩了一代农信人在改革发展历程中的执著和坚定、勇气和拼搏、守护和创造、骄傲和辉煌!

“找米下锅”

1988年9月的一天早晨,打开营业大门,会计无奈的说明天已经没有钱开门了,时任余庆箐口信用社主任的谭再国告诉大家今天的现金只能勉强维持今天的营业,明天、后天乃至将来,如果要营业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组织存款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找钱难,没得营业款无法营业的残酷现实摆在了面前。谭再国简单的安排好了当天的工作,他便挎着帆布包装着票据徒步二十多里路,来到了箐口村土槽组“找米下锅”。

9月,正是农户收获的季节,有的卖玉米收入、有的卖烤烟收入,走在街上碰着挑着担子的农户朋友,谭再国便和他们拉起了家常,问一些农户朋友:“今年烤烟产量如何?收益怎么样呀?”,看着这些农户高兴的回答到收益好时,谭再国机灵地便又问起了他们的钱存了没有,有没有考虑存在信用社?

“我们的钱是存在某某银行了”

“我们的钱要存在大银行,存在信用社不放心”

“人们说的你们办公楼都不值几个钱……”

这些农户质疑的声音,使谭再国哭笑不得,四处碰壁,走了十几户农户后都吃了闭门羹,就算头上是炎炎烈日,谭再国内心却是无比的冰凉。这时,便碰到了一位信用社支持的烤烟贷款农户,便与他拉起了家常,还没有等到说存款的事时,该农户主动的说:“我今天卖了烟款正准备到你们那里存钱嘞,你就来了,现在我把贷款还了,把剩余的钱存在你们这里,感谢你们的支持”。简单的几句话,让有些心灰意冷的谭再国心中又燃起了希望。走了大半天,终于找到了第一笔钱,此时的内心是无比的甜蜜,谭再国细心的点清了钱随手在地上拔一根毛草捆好了钱放进了布包里,又和该农户聊起了村里的烤烟收入,该农户知道了谭再国的意思,随口说:“我带你去村子里组织存款吧”。在该农户的带领走访下,十多个小时就组织了两个蛇皮口袋大大小小的钱,当农户将谭再国用农用车送回了网点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谭再国却没有一丝倦意。

终于,第二天的燃眉之急得到解决,谭再国用一句话感叹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信用工程创建的路上”

自2007年全省创建信用工程以来,为有序推进信用工程创建工作,让广大群众知晓创建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目的和意义,余庆县松烟信用社在谭再国主任的带领下,狠抓宣传动员,认真开好了“四个会”。一是开好动员会。由信用工程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全镇全体干部会,让干部首先了解信用工程创建的目的和意义,起到带头宣传的作用;各村召开党员代表、村民组长会议,让有代表性的人员发动群众,人人参与;各村民组召开群众会,使信用工程创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开好评级授信公示会。公布、公开评级授信的内容和过程,公示每一户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开好发证会,公布阳光放贷的内容和流程,推行阳光放贷。四是开好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授牌会,让广大群众认识到这块牌子的重要性,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

谭再国深情讲述着他推动信用工程创建的过程:“我们以村为单位,一个村民组挨着一个村民组走,一户接着一户走,爬山涉水,一年四季不停歇,个中甘苦只有信合人知道。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饮食无规律。白天农户都忙,为不耽误农活,我们会同村支两委,把创建信用村、组的工作会都安排在晚上开”;“还记得一次,有一个村民组因为一户是不良贷款导致整个组及整个村创建信用工程未达标,因这户家庭因病外出无法联系,了解其原因后我们组织村干部分析了此户对整个村带来的经济损失,一名村干部便主动掏出钱来给这户还上了,从而使整个组整个村的信用工程数据达标”。不怕辛苦、攻坚克难,彰显了“不甘落后、奋力赶超、永不畏难”的贵州农信精神。

在创建信用工程过程中松烟镇觉林村一村民说“我们村现在崇尚诚信,已经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要是哪家得个信用户、哪个村民组得个信用组牌匾,自家都会放鞭炮、摆酒席宴请乡邻以示庆贺”。

“发扬农信‘挎包’精神,走千村、进万户,为农民送信息、送资金、送技术,用方便、快捷的小额农户贷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实施信用工程建设,净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着力解决了农信社放贷难、农民难贷款的‘两难’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据谭再国介绍,通过多年在信用工程建设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余庆县松烟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从2008年的1亿元迅速提升至2017年的5亿元,翻了5番。

“最美信贷员”

在别人眼里,信贷员手握重金,手指一挥,巨资进账;工作自由,无拘无束,上班可以“迟到或者早退”。其实,农信信贷员身体流着农信的血液,肩负着服务“三农”的责任,谭再国身上的故事是这样的。

他是支农助农的先驱者。正是圩日,还在跟农户面谈着业务,电话铃声响了,那头传来十分急切的声音说:“谭主任啊,连续几天的大雨,我家的房子都快成鱼塘了,你快过来看看,尽快放款给我们把房子盖好吧,要不真是没法住人了。”

听着一声声焦急的催促,回想起早上面谈时急迫的样子,面对着那份还放在桌面的贷款申请书,心想这对于客户来说一定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他便十分肯定地答复着说:“您放心吧,我知道您的情况了,我处理好手头这点事情,马上就到你们那了解情况。”

办理完事情,还来不及吃午饭,他忍着牙齿疼便披上雨衣来到了农户家,看到群众脸上洋溢出希望的微笑,一股暖流也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是化解矛盾的调解员。“谭主任,你快过来看看,这一个客户,老说他存折上的账目错了,他对你比较信任,你帮忙解释清楚。”

他走进营业厅,看到火冒三丈的陶大爷,便招呼着他到信贷办公区。陶大爷生气地说:“我已经两个月没取养老金了,怎么这次取还是70元?明明就是不对,你们得给我负责。”

他接过陶大爷的存折,从头到尾仔细翻看了一遍,发现数目并没有错,只是上个月的明细打到页面的最后面,并且打印的数字比较浅,容易让人忽略。便耐心地说:“大爷,其实上个月您老是已经取过钱的,只是存折上打印得不够清晰,您可能没看见,或者这是您亲戚帮您取的,您一下给忘记了,您再仔细看看和回忆一下。”

老大爷仔细看了两分钟,微微的点了下头,笑着说:“真不好意思,上个月叫我孙女过来取的,老糊涂都给忘记了,又给你添麻烦了。”当感受到客户的释怀,心头的大石也随之落下。

他对百姓都有水一样的柔肠,无论是复杂的大事或是琐碎的小事,都会秉着诚恳的态度,带着真诚的微笑,架起一座座信合和客户间信任的桥梁。

35年,半生年华,谭再国始终与农信共成长,同风雨。如今,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依然始终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勇于奉献,无论在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他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信合职工尽责尽忠、勇于担当的先锋模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