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帮帮忙!我的钱……我的钱全都发霉了!”
傍晚,网点刚结束营业,卷帘门却传来一阵急促的拍打声。门外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紧紧攥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满脸焦急,声音里也是抑制不住的慌乱。
大堂经理闻声快步上前,轻声安抚道:“大爷别急,我们帮您看看。”打开布袋的瞬间,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一沓沓纸币,却被霉斑大面积侵蚀,部分已经粘连成块,如同被岁月浸泡过的枯叶,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
“这是我省吃俭用十几年攒下的积蓄啊……前几天翻出来一看,全成这样了……”老人颤抖的手指向那堆霉币,眼眶泛红。由于纸币受潮严重、霉变粘连,验钞机已无法识别。银行网点立即决定:抓住下班后的空闲时间,现金柜台上的人员开始人工清点,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钱”行动悄然展开。
一面明净的防弹玻璃,隔开两个不同的世界。玻璃外,老人独自静坐,双手紧握,目光始终跟随着柜台内的动静。他像一尊沉默的雕塑,在等待中承载着十几年积蓄的重量,不安与期盼交织在苍老的眉宇间。玻璃内,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金融手术”。四位柜员各司其职:有人手持专业镊子,如修复古籍般轻分慢揭,将粘连的纸币一页页分离;有人用棉巾细心吸附潮气,避免脆弱的纸页再受损伤;还有人逐张检验、核对面额、归类整理。霉尘在灯光下浮动,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陈旧的气味,却没有一人退缩。他们不言不语,却以专注与默契,构筑起一道无声的信任防线。
时间在指尖悄然流淌。汗水浸湿了衣领,指尖因长时间接触霉币而泛白起皱,但看着一沓沓残破的纸币被重新整理成整齐的摞叠,每个人的眼神都格外明亮。近一个小时的细致清理后,当崭新的纸币在点钞槽中飞速翻动时,发出“唰唰唰”的清亮声回荡在营业大厅里,点钞机显示61000元的那一刻。一直紧绷着身子的老人猛地抬起头,眼角布满笑纹,反复念叨着:“谢谢……谢谢你们……这钱我存定期,就存你们这儿!”
业务办理结束,看着老人如释重负的模样,工作人员笑着递上存款凭证,轻声解释:“存定期安全,用得着的时候随时来取。”老人用力点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暮色渐深,老人揣着崭新的存单走出网点,频频回头挥手。那沓曾经发霉的纸币,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十几年的辛劳,更见证了银行人用专业与耐心守护百姓财富的承诺。窗外华灯初上,正安农信联社每一个基层网点内的灯光也为需要帮助的人永远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