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68号至1号窗口办理业务。”第三遍呼叫的尾音消散在大厅里,窗口前仍是空荡。
“你好,我是聋哑人,听不见,能在这里办理业务吗?”
一个年轻小伙正拘谨地站在柜台外,手里举着亮屏的手机,提前编辑好的文字引入眼帘。
我忙点头应“可以”,话音刚落才猛然惊醒他听不到,立刻拿起手机打字用屏幕交流。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定期存款转存。”他的指尖在屏幕上飞快跳跃。
“请把身份证和定期存单给我,马上为您办理。”在传递消息时,我暗自懊恼没学过手语,没法更直接地回应他的需求。
“今年利率下调了,一万元一年利息120元,比去年低,您要再想想吗?”他不假思索,带着坚定的神情向我比了个“OK”手势。
全程没有多余话语,只有手机屏幕一次次亮起又暗下,文字沟通反倒没了半分拖沓。递还证件的刹那,他满带笑容与真诚地对着我竖起大拇指。那一下的力道,远比任何“谢谢”都更戳人心。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忽然豁然开朗:服务特殊客群从不需要特殊技巧,不过是把“快点办完”换成“慢慢说清”,把“听得到”变成“能懂你”。